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绿色税收:界定、作用及与其他手段的比较 | 第10-16页 |
(一) 绿色税收的界定 | 第10-12页 |
1. 绿色税收的起源 | 第10-11页 |
2. 绿色税收的内涵扩展 | 第11-12页 |
(二) 绿色税收在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 第12-14页 |
1. 绿色税收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 第12-13页 |
2. 绿色税收的产生拓宽了税收的调节领域 | 第13页 |
3. 绿色税收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和持续发展 | 第13页 |
4. 绿色税收改革有利于人类消费行为的可持续发展 | 第13-14页 |
5. 课征绿色税收,可以降低社会污染控制成本 | 第14页 |
(三) 绿色税收与其他相关手段比较 | 第14-16页 |
1. 绿色税收与政府管制的比较 | 第15页 |
2. 绿色税收与财政补贴的比较 | 第15页 |
3. 绿色税收与押金返还制度的比较 | 第15页 |
4. 绿色税收与排污权交易的比较 | 第15-16页 |
二、我国现行生态税制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16-26页 |
(一) 我国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现状 | 第16-19页 |
(二) 我国现行的绿色税收体制的现状 | 第19-22页 |
1. 对环境污染行为实行排污收费制度 | 第19-20页 |
2. 客观上具有生态效果的税种 | 第20-21页 |
3.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行为而采取的分散在其他税种中的税收优惠措施 | 第21-22页 |
(三) 我国相关绿色税制的缺陷 | 第22-26页 |
1. 排污收费制度立法层次低,征管不到位 | 第22-23页 |
2. 具有生态效果的税种存在缺陷 | 第23-25页 |
3. 主体税种缺位,造成环保资金难以保证 | 第25页 |
4. 我国绿色税收的优惠形式单一,整体协调性差 | 第25-26页 |
三、其他国家绿色税收制度的比较 | 第26-32页 |
(一) 美国的绿色税收政策 | 第26-28页 |
1. 美国绿色税收的主要种类 | 第26-27页 |
2. 美国绿色税收的优惠政策 | 第27页 |
3. 美国绿色税收的征收 | 第27-28页 |
(二) 荷兰的绿色税收政策 | 第28-30页 |
1. 荷兰绿色税收的主要种类 | 第28-29页 |
2. 荷兰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一些税收政策 | 第29-30页 |
(三) 从绿色税收领导国获得的经验 | 第30-32页 |
1. 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征税已经变成了所有绿色税收改革的共同关键因素 | 第30页 |
2. 绿色税收改革通常是在收入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 第30页 |
3. 税负水平大体稳定保证了经济的增长 | 第30页 |
4. 绿色税收改革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 第30-32页 |
四、完善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建议 | 第32-39页 |
(一) 开征环境保护税,建立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收 | 第32-34页 |
1. 环境保护税的税基 | 第32页 |
2. 环境保护税的课税对象 | 第32-33页 |
3. 环境保护税的计税依据和税率设计 | 第33页 |
4. 环境保护税的具体税目和税率 | 第33-34页 |
5. 环境保护税的征收管理 | 第34页 |
(二) 改革我国现行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部分税种,增强其环保功能 | 第34-38页 |
1. 完善消费税 | 第34-35页 |
2. 完善资源税 | 第35-36页 |
3. 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 | 第36页 |
4. 改革车船使用税 | 第36页 |
5. 改革城镇土地使用税 | 第36-37页 |
6. 改革耕地占用税 | 第37页 |
7. 完善其他税种的环境税收措施 | 第37-38页 |
(三) 税收手段与其他手段的配合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