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绪论 | 第1-15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 ·虚拟仪器概述 | 第9-11页 |
| ·虚拟仪器的产生 | 第9页 |
| ·虚拟仪器概念 | 第9-10页 |
| ·虚拟仪器的构成 | 第10-11页 |
| ·虚拟仪器的优点 | 第11页 |
| ·国内外虚拟仪器的现状与发展 | 第11-13页 |
| ·国外虚拟仪器的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虚拟仪器的现状 | 第12-13页 |
| ·虚拟仪器的发展趋势 | 第13页 |
|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 2 虚拟仪器编程环境及硬件 | 第15-24页 |
| ·LabVIEW 简介 | 第15-17页 |
| ·图形化编程环境 | 第17-22页 |
| ·G 语言简介 | 第17页 |
| ·LabVIEW 程序组成 | 第17-18页 |
| ·编程工具介绍 | 第18-22页 |
| ·虚拟仪器创建过程 | 第22-23页 |
| ·虚拟仪器硬件简介 | 第23-24页 |
| 3 虚拟仪器平台选择及系统构成 | 第24-34页 |
| ·虚拟仪器硬件平台的选择 | 第24-29页 |
| ·虚拟仪器硬件平台的种类及选择 | 第24-25页 |
| ·PXI 平台的特点及优势 | 第25-29页 |
| ·PXI 平台各模块功能简介 | 第29页 |
| ·信号调理器设计方案 | 第29-30页 |
| ·信号调理器概念和作用 | 第29-30页 |
| ·信号调理器的选择 | 第30页 |
| ·虚拟仪器平台传感器及数采设备的选择 | 第30-32页 |
| ·所需传感器的种类及选择 | 第30页 |
| ·数据采集卡选择及原理 | 第30-32页 |
| ·虚拟仪器平台的搭建设计 | 第32-33页 |
| ·软件设计方案 | 第33-34页 |
| 4 电机测控系统设计及测试 | 第34-48页 |
| ·电机设备测控理论 | 第34-35页 |
| ·实际条件下测试工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页 |
| ·电机设备控制理论 | 第34-35页 |
| ·神经网络PID 控制算法研究 | 第35-42页 |
| ·PID 控制算法的理论基础 | 第35-37页 |
| ·基于BP 网络的电机转速神经网络PID 控制算法 | 第37页 |
| ·BP 神经网络模型选取 | 第37-42页 |
| ·电机控制系统参数测试 | 第42-45页 |
| ·电机实验控制台硬件介绍 | 第42页 |
| ·电机控制系统参数测试 | 第42-45页 |
| ·基于PXI 平台的虚拟仪器测控系统的建立 | 第45-48页 |
| 5 虚拟仪器软件面板及框图程序设计 | 第48-66页 |
| ·测控软件主程序面板设计及功能简介 | 第48-49页 |
| ·电机实时测试模块设计 | 第49-54页 |
| ·数据采集单元 | 第49-50页 |
| ·数据和波形显示单元 | 第50-52页 |
| ·滤波处理单元 | 第52-54页 |
| ·电机实时控制模块设计 | 第54-57页 |
| ·控制程序设计 | 第54-55页 |
| ·神经网络控制功能实现 | 第55-56页 |
| ·创建和调用SubVI | 第56-57页 |
| ·网络模块设计 | 第57-62页 |
| ·Datasocket 技术简介 | 第57-59页 |
| ·Datasocket 服务器与管理器设置 | 第59-60页 |
| ·Datasocket 子模板功能节点及其使用 | 第60-61页 |
| ·系统网络功能的实现 | 第61-62页 |
| ·数据模块设计 | 第62-65页 |
| ·波形打印及记录数据功能实现 | 第62-64页 |
| ·基于VBA 的Excel 数据库管理 | 第64-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6 结论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 附录 | 第7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