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沪市A股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实证研究

1 绪论第1-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回顾第10-15页
  1.2.1 外国文献第11-13页
  1.2.2 国内文献第13-14页
  1.2.3 简要评价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15-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页
  1.3.2 本文的研究框架第15-17页
2 资产减值会计研究第17-29页
 2.1 资产减值会计的内涵第17-19页
  2.1.1 资产的概念第17-19页
  2.1.2 资产减值概念第19页
  2.1.3 资产减值会计第19页
 2.2 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基础第19-21页
  2.2.1 资产减值会计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第19-20页
  2.2.2 资产减值会计符合现代资产计量理论第20-21页
  2.2.3 资产减值会计是稳健原则的重要体现第21页
 2.3 资产减值会计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第21-22页
  2.3.1 资产减值会计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第21页
  2.3.2 资产减值会计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第21-22页
 2.4 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问题第22-29页
  2.4.1 资产减值的确认第22-26页
  2.4.2 资产减值的计量第26-28页
  2.4.3 资产减值的报告第28-29页
3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规范研究第29-35页
 3.1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概况第29-30页
  3.1.1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概况如下表3.1所示:第29-30页
  3.1.2 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第30页
 3.2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积极意义第30-32页
  3.2.1 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缩小了利润操纵的空间第30-31页
  3.2.2 一些具体的利润操纵行为被出示“黄牌”第31-32页
 3.3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引发的问题第32-35页
  3.3.1 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仍然有较大的利润操纵空间第32-33页
  3.3.2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与计算所得税时面临的问题第33-34页
  3.3.3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引发的审计问题第34-35页
4 沪市A股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实证研究第35-55页
 4.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第35页
 4.2 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分析及假设的提出第35-41页
  4.2.1 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分析第35-39页
  4.2.2 假设的提出第39-41页
 4.3 研究模型第41-43页
 4.4 统计分析和实证结果第43-55页
  4.4.1 描述性统计第43-49页
  4.4.2 回归分析结果第49-55页
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5-63页
 5.1 研究结论第55页
 5.2 政策建议第55-63页
  5.2.1 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第55-57页
  5.2.2 为资产减值政策的执行创造必要的内外部条件第57-58页
  5.2.3 加强资产减值准备的外部审计第58-60页
  5.2.4 强化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第60-63页
致谢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虚拟仪器PXI的电机测控系统设计研究
下一篇: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效益评价和灌溉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