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2页 |
第一节 石灰性缺锌失绿症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第二节 作物锌营养研究的进展 | 第13-19页 |
·锌在环境中以及在生物体内的分布: | 第13-14页 |
·锌在环境中的分布 | 第13-14页 |
·锌在生物体内的分布 | 第14页 |
·、锌在水—土壤—植物中的迁移动力学 | 第14-16页 |
·锌在水中的迁移转化 | 第14-15页 |
·锌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影响因子 | 第15页 |
·植物对锌的吸收 | 第15-16页 |
·锌的生理功能 | 第16-18页 |
·锌与健康 | 第18-19页 |
·锌在食物中的分布以及生物有效性 | 第19页 |
第三节 土壤锌的形态以及石灰性失绿症机理 | 第19-26页 |
·土壤中锌的形态以及影响因子 | 第19-21页 |
·土壤锌的形态分布 | 第19-20页 |
·影响锌形态的因素 | 第20-21页 |
·pH的影响 | 第20页 |
·石灰的影响 | 第20页 |
·有机质的影响 | 第20-21页 |
·石灰诱发性失绿 | 第21-26页 |
·石灰缺铁失绿症的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水稻缺锌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石灰诱发小麦、玉米等作物缺锌的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第四节 锌的营养遗传研究 | 第26-30页 |
第五节 植物锌营养研究展望 | 第30-32页 |
第二章 不同供Zn水平下HCO_3~-对小麦幼苗生长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第32-3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3-34页 |
·材料及处理过程 | 第33页 |
·测定方法 | 第33-34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幼苗生长量的影响 | 第34页 |
·不同试验处理对冬小麦幼苗中活性氧自由基(O_2~-.)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不同处理对小麦幼苗根系中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对丙二醛含量及组织自氧化速率的影响 | 第36页 |
3.讨论 | 第36-38页 |
第三章 不同pH和供Zn条件下HCO_3~-对冬小麦幼苗生长和锌营养的影响 | 第38-4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8-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不同pH和供Zn条件下HCO_3~-对冬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pH和供Zn条件下HCO_3~-对小麦幼苗吸收利用Zn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同处理对营养液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41页 |
3.讨论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对不同玉米基因型缺锌敏感性的评价 | 第43-5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3-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35个玉米基因型的生物学产量及对缺锌的反应 | 第44-46页 |
·缺锌敏感型与非敏感型玉米基因型叶绿素含量、生长量和锌吸收量 | 第46-48页 |
·玉米不同基因型种子中磷锌比与缺锌敏感性的关系 | 第48-49页 |
3.讨论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玉米不同基因型幼苗对施锌的反应 | 第51-5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1-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8页 |
·不同处理对玉米缺锌敏感和非敏感型生长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不同处理对玉米不同缺锌敏感型生物量的影响 | 第53-55页 |
·不同处理对植株吸收锌的分布影响 | 第55-58页 |
3.讨论 | 第58-59页 |
第六章 冬小麦不同基因型幼苗对供锌的反应 | 第59-6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9-60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60-64页 |
·缺Zn和供Zn对不同小麦基因型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60-61页 |
·缺Zn和供Zn对不同小麦基因型幼苗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 第61-62页 |
·不同处理对不同小麦基因型锌吸收的影响 | 第62-64页 |
3.讨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