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医疗事故基本概念与理论探讨 | 第10-24页 |
第一节 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的分类概念与特征 | 第10-13页 |
一、医疗事故、医疗事故争议和医疗纠纷的分类概念 | 第10-12页 |
二、医疗事故的定义及特征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医疗损害与侵权 | 第13-14页 |
一、医疗损害 | 第13页 |
二、医疗侵权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医疗机构及医疗行为属性分析 | 第14-18页 |
一、医疗机构的属性 | 第14-16页 |
二、医疗行为研究 | 第16-18页 |
第四节 医务人员与准医务人员的法律定位 | 第18-21页 |
一、医务人员 | 第18-20页 |
二、准医务人员 | 第20-21页 |
第五节 就诊人的范围与认定 | 第21-24页 |
一、就诊人的含义 | 第21-22页 |
二、就诊人身份的成立与中止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医疗关系的法律属性与医疗事故处理原则 | 第24-38页 |
第一节 医疗关系的法律性质 | 第24-28页 |
一、急救关系 | 第25页 |
二、预防免疫关系 | 第25-26页 |
三、诊疗关系 | 第26页 |
四、计划生育 | 第26页 |
五、保健矫正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医疗事故争议的法律适用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医疗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分析 | 第30-33页 |
第四节 医疗事故争议的处理原则 | 第33-38页 |
一、医学判断法则 | 第33-35页 |
二、职责法定原则 | 第35页 |
三、可容性危险原则 | 第35-36页 |
四、就诊人的承诺原则 | 第36-37页 |
五、紧急避险(或称闯红灯理论)原则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医疗事故处理机制研究 | 第38-60页 |
第一节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 第38-46页 |
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概念性质 | 第38-39页 |
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及其性质 | 第39-40页 |
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法医鉴定、司法鉴定之比较 | 第40-41页 |
四、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的性质 | 第41-43页 |
五、英美法系中鉴定结论的证据地位 | 第43页 |
六、目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的问题 | 第43-46页 |
第二节 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比较研究 | 第46-51页 |
一、韩国医疗事故争议的现状和处理办法 | 第46-47页 |
二、日本的医疗事故争议与处理办法 | 第47-49页 |
三、台湾地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简介 | 第49-51页 |
第三节 我国医疗事故争议诉讼外处理方式研究 | 第51-60页 |
一、医疗事故争议现状分析 | 第52-53页 |
二、自行协商的解决方式 | 第53-55页 |
三、调解方式解决争议 | 第55-57页 |
四、医事仲裁的解决方式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一、著作 | 第61页 |
二、论文 | 第61-67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