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警察继续盘问的基本理论 | 第10-20页 |
1 警察继续盘问的概念和特征 | 第10-14页 |
·概念的澄清 | 第10-11页 |
·继续盘问的特征 | 第11-14页 |
2 继续盘问的法律属性 | 第14-16页 |
·继续盘问的性质的廓清 | 第14-15页 |
·继续盘问与拘传的比较 | 第15-16页 |
3 继续盘问的监督与救济 | 第16-18页 |
·继续盘问的审批程序 | 第16-17页 |
·执行中的现场督察 | 第17-18页 |
·继续盘问的法律救济 | 第18页 |
4 警察继续盘问制度的法律依据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我国继续盘问制度的现状考察 | 第20-30页 |
1 我国继续盘问制度建立的背景 | 第20-21页 |
2 对我国继续盘问制度的评价 | 第21-24页 |
·继续盘问制度的积极方面 | 第21-22页 |
·继续盘问制度的消极方面 | 第22-24页 |
3 警察继续盘问现状的成因分析 | 第24-30页 |
·法律文本的视角 | 第24-26页 |
·权力配置的失衡 | 第26-28页 |
·人文视角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比较法考察 | 第30-36页 |
1 国外相关制度考察 | 第30-32页 |
2 警察继续盘问制度与国外相关制度之比较与借鉴 | 第32-36页 |
·适用对象 | 第32-33页 |
·司法令状主义 | 第33-35页 |
·继续盘问的时限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我国警察继续盘问制度的司法化改造 | 第36-42页 |
1 我国警察继续盘问措施的司法化改造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对继续盘问进行司法化改造是警察权本质属性必然要求 | 第36页 |
·对继续盘问进行司法化改造是警察素质现状的要求 | 第36-37页 |
·对继续盘问进行司法化改造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 | 第37页 |
2 警察继续盘问的司法化改造应坚持的原则 | 第37-40页 |
·法治原则 | 第38页 |
·效率原则 | 第38-39页 |
·比例原则 | 第39页 |
·警察继续盘问权的司法控制原则 | 第39-40页 |
3 警察继续盘问司法化改造的基本构想 | 第40-42页 |
·继续盘问的事先审查与批准制度的构建 | 第40-41页 |
·适用对象的进一步区分 | 第41页 |
·缩短继续盘问的适用时限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46-47页 |
声明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