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长沙新奥燃气三年营销规划及2004年度市场开发计划 | 第1-55页 |
·引言 | 第9页 |
·长沙新奥燃气有限公司简介 | 第9-10页 |
·长沙新奥外部经营环境分析 | 第10-21页 |
·政治环境 | 第10-12页 |
·长沙市城市概况与发展规划 | 第12-14页 |
·长沙市社会经济状况 | 第14-16页 |
·长沙市能源利用现状及天然气发展规划 | 第16-18页 |
·长沙市管道燃气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 第18-21页 |
·长沙新奥燃气内部环境分析 | 第21-24页 |
·公司优势分析 | 第21-23页 |
·长沙新奥劣势分析 | 第23-24页 |
·各细分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市场机会分析 | 第24-30页 |
·新建房地产市场 | 第24-26页 |
·集体老户市场 | 第26页 |
·零散老户市场 | 第26页 |
·工商户市场 | 第26-29页 |
·燃器具市场 | 第29页 |
·周边市场 | 第29-30页 |
·未来三年城市燃气主要细分市场增长趋势预测 | 第30-34页 |
·预测依据及相关假设 | 第30-32页 |
·新建房地产市场 | 第32页 |
·单位集体户市场潜力分析 | 第32页 |
·工商户天然气年开发潜力预测 | 第32-33页 |
·2004-2006年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市场潜力预测 | 第33-34页 |
·2004-2006年公司市场开发总目标及细分市场开发目标分解 | 第34-40页 |
·三年市场开发整体目标 | 第34-35页 |
·各细分市场三年开发目标 | 第35-40页 |
·重要细分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及关键实施策略 | 第40-44页 |
·产品策略 | 第40页 |
·价格策略 | 第40-42页 |
·促销策略 | 第42-44页 |
·渠道 | 第44页 |
·2003年市场开发状况分析 | 第44-45页 |
·新奥燃气2004年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45-47页 |
·竞争状况 | 第45页 |
·地方政策 | 第45-46页 |
·市场发展状况 | 第46页 |
·替代能源 | 第46-47页 |
·管网建设状况 | 第47页 |
·气源保障状况 | 第47页 |
·人力资源状况 | 第47页 |
·2004年度市场开发目标 | 第47-49页 |
·实现2004年市场开发计划关键策略保证 | 第49-50页 |
·重点细分市场开发计划及策略 | 第50-52页 |
·工商户市场 | 第50-51页 |
·新建房地产市场 | 第51-52页 |
·2004年老户市场开发的目标及策略 | 第52页 |
·2004年市场开发资源配置计划 | 第52-55页 |
·人力资源配置计划 | 第52-54页 |
·市场开发费用预算 | 第54-55页 |
第二篇 生物技术和制药行业的演进与我国生物医药现状 | 第55-87页 |
第一部分 世界生物技术和制药行业的演进 | 第55-74页 |
·前言 | 第55-56页 |
·历史背景: 分子生物学革命之前的制药业 | 第56-61页 |
·制药业的历史可以分成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 第56页 |
·早期历史 | 第56-57页 |
·竞争模式和行业组织 | 第57-58页 |
·制度因素 | 第58-61页 |
·生物技术的革命和药物研发能力的改变 | 第61-64页 |
·生物技术作为一项工艺技术 | 第62-63页 |
·生物技术作为研究工具 | 第63-64页 |
·生物药品的发现 | 第64页 |
·行业演化的模式 | 第64-68页 |
·美国的演化模式 | 第65-67页 |
·欧洲和日本的演化模式 | 第67-68页 |
·国家创新体系和制药产业的演化 | 第68-73页 |
·融资渠道 | 第69-70页 |
·知识产权 | 第70-71页 |
·政策环境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第二部分 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 第74-87页 |
·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行业的基本情况 | 第74-78页 |
·生物技术的发展 | 第74页 |
·生物技术在医药行业的应用 | 第74-76页 |
·全球生物药基本情况 | 第76页 |
·我国生物药基本情况 | 第76-78页 |
·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 第78-85页 |
·国内主要生物制药产品评述 | 第78-79页 |
·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的投资的方式及与国外的比较 | 第79-80页 |
·生物医药行业的特点 | 第80-81页 |
·加入WTO对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影响 | 第81-83页 |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 | 第83-85页 |
·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 第85-87页 |
第三篇 网通公司宽带市场发展战略分析 | 第87-102页 |
·概述 | 第87-88页 |
·中国网通公司简介 | 第88-89页 |
·国内宽带市场的分析 | 第89-98页 |
·总体状况 | 第89-90页 |
·国内发展宽带业务的主要企业分析 | 第90-93页 |
·宽带市场容量和客户需求分析 | 第93-96页 |
·宽带业务发展趋势 | 第96-98页 |
·网通公司宽带业务面临环境的变化 | 第98-99页 |
·结论 | 第99-102页 |
第四篇 中关村财务危险性分析 | 第102-135页 |
·公司概况 | 第103-104页 |
·行业分析 | 第104-109页 |
·房地产行业的行业特征 | 第104-106页 |
·建筑业行业特征 | 第106-107页 |
·化学药制药行业特征 | 第107-108页 |
·信息通信产业行业特征 | 第108-109页 |
·公司会计方法的评价 | 第109-110页 |
·记账基础和计价原则不稳健 | 第109页 |
·计提坏账准备不充分 | 第109页 |
·固定资产折旧年数较长 | 第109-110页 |
·其他 | 第110页 |
·财务报告分析 | 第110-122页 |
·中关村财务分析(纵向比较) | 第111-113页 |
·中关村财务分析(横向比较)-中关村财务数据同行业比较 | 第113-114页 |
·中关村与深万科和深振业的比较 | 第114-115页 |
·中关村异动财务数据分析 | 第115-118页 |
·现金流量分析 | 第118-121页 |
·结论 | 第121-122页 |
·公司股票的收益与风险分析 | 第122-126页 |
·股票的风险与收益的衡量 | 第122-123页 |
·资本资产模型(CAPM)法 | 第123页 |
·β值的计算 | 第123-124页 |
·其它参数的选取 | 第124-125页 |
·中关村的权益资本成本的计算 | 第125页 |
·中关村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 | 第125-126页 |
·行业β值的比较 | 第126页 |
·公司股票的价值分析 | 第126-132页 |
·估价模型的选择 | 第126-127页 |
·股利贴现模型计算股票价值 | 第127-129页 |
·股权资本现金流折现法计算股票价值 | 第129-130页 |
·市盈率比较法 | 第130-132页 |
·中关村红利政策的分析 | 第132-135页 |
·历年分红配股方案 | 第132页 |
·结论 | 第132-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37页 |
致 谢 | 第137-138页 |
个人简历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