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8页 |
1 前言 | 第8-20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简介 | 第8-11页 |
·苏云金芽胞杆概述 | 第8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营养需求 | 第8-10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代谢形式和代谢途径 | 第10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活性成分 | 第10-11页 |
·芽胞和杀虫晶体蛋白(δ-内毒素) | 第10-11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其他活性成分 | 第11页 |
·补料分批发酵的概述 | 第11-13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发酵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固态发酵 | 第13-14页 |
·液体深层发酵 | 第14-18页 |
·菌种的选育和改造 | 第14-15页 |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第15-16页 |
·发酵的工艺及条件的优化 | 第16-17页 |
·温度 | 第16-17页 |
·DH值 | 第17页 |
·溶解氧 | 第17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补料发酵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发酵过程控制优化 | 第1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材料 | 第20-21页 |
·菌株 | 第20页 |
·发酵原料 | 第20页 |
·发酵培养基 | 第20页 |
·供试昆虫 | 第20页 |
·还原糖的测定试剂 | 第20页 |
·SDS-PAGE电泳中所需试剂 | 第20-21页 |
·DPA检测所需试剂 | 第21页 |
·仪器 | 第21页 |
·方法 | 第21-23页 |
·种子培养方法 | 第21页 |
·摇瓶培养 | 第21页 |
·发酵罐培养 | 第21-22页 |
·发酵参数测定方法 | 第22页 |
·生物测定方法 | 第22页 |
·小菜蛾生物测定方法 | 第22页 |
·棉铃虫生物测定方法 | 第22页 |
·杀虫晶体蛋白含量测定(SDS-PAGE方法) | 第22页 |
·SDS-PAGE凝胶电泳 | 第22页 |
·凝胶扫描与蛋白质的定量分析 | 第22页 |
·吡啶二羧酸(DPA)的测定 | 第22页 |
·Y_(ICPs/biomas)和Y_(ICPs/Glucose)的计算方法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41页 |
·培养基成分调整 | 第23页 |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 第23-25页 |
·温度对摇瓶发酵的影响 | 第23-24页 |
·发酵罐中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 第24-25页 |
·pH值控制对发酵的影响 | 第25-27页 |
·溶解氧(DO)对发酵的影响 | 第27-28页 |
·补料工艺的研究 | 第28-41页 |
·碳源补加工艺 | 第28-37页 |
·补加碳源种类的选择 | 第28-29页 |
·不同葡萄糖浓度对发酵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时期补加葡萄糖对发酵的影响 | 第30页 |
·对数生长期末期补加葡萄糖对发酵的影响 | 第30-31页 |
·稳定期补加葡萄糖对发酵的影响 | 第31-32页 |
·发酵罐中不同时期恒速补加葡萄糖对发酵的影响 | 第32-34页 |
·葡萄糖的补加方式以及补加速度对发酵的影响 | 第34页 |
·补加方式对发酵的影响 | 第34-36页 |
·补加速度对发酵的影响 | 第36-37页 |
·补加氮源对发酵的影响 | 第37-41页 |
·补加蛋白胨对晶体蛋白合成的影响 | 第37-38页 |
·补加氨基酸对晶体蛋白合成的影响 | 第38-39页 |
·补加氯化铵对晶体蛋白合成的影响 | 第39-41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