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采场爆破震动的监测与控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爆破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 第9页 |
·我国爆破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我国工程爆破科技的发展前景 | 第10-11页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矿山的地质及生产概况 | 第12-15页 |
·矿山地质 | 第12-13页 |
·矿区地质 | 第12页 |
·矿床地质 | 第12-13页 |
·水文地质 | 第13页 |
·采矿作业 | 第13-14页 |
·采场技术指标 | 第13-14页 |
·采矿方法 | 第14页 |
·穿孔爆破 | 第14页 |
·生产中存在问题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建(构)筑物破坏的原因和分析 | 第15-19页 |
·引起建(构)物破裂的原因 | 第15页 |
·自然力与非自然力的作用 | 第15页 |
·地震 | 第15页 |
·爆破震动 | 第15页 |
·表征建构物的爆破破坏的参量 | 第15-18页 |
·质点的振动速度 | 第16页 |
·质点的振动频率 | 第16页 |
·建筑物的振动特性 | 第16-18页 |
·震动的持续时间和其他 | 第18页 |
·张沟降震爆破的研究方向 | 第18-19页 |
第四章 爆破震动的监测与数据整理 | 第19-29页 |
·测震研究的现状与研究意义 | 第19页 |
·爆破震动监测的准备与实施 | 第19-23页 |
·测震代表线与物理参量的确定 | 第20-21页 |
·试验基础与准备 | 第21-23页 |
·测量数据的处理 | 第23-26页 |
·测量的物理量及原理 | 第23-24页 |
·试验过程与数据采集 | 第24-26页 |
·震动分析与震动衰减方程 | 第26-29页 |
第五章 建(构)筑物破坏机制与临近民房的破坏判据 | 第29-34页 |
·建(构)筑物爆破震动破坏机制 | 第29-30页 |
·临近民房的破坏判据 | 第30-34页 |
第六章 爆破震动控制及其分析 | 第34-47页 |
·降低爆破震动的方案 | 第34页 |
·最大段药量控制方法及其效果 | 第34-38页 |
·从实测数据分析 | 第34-35页 |
·从回归的震动衰减方程分析 | 第35-38页 |
·孔内微差爆破控制方法及其效果 | 第38-39页 |
·孔底空气间隔降震爆破控制方法及其效果 | 第39-47页 |
·孔底空气间隔降震爆破的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孔底空气问隔深孔降震爆破的现场试验及结果 | 第40-43页 |
·现场浅眼孔底空气间隔的降震模拟试验 | 第43-47页 |
第七章 张沟采场爆破震动控制措施 | 第47-51页 |
·容许判据的确定 | 第47页 |
·控制爆破震动的措施 | 第47-51页 |
·最大段药量控制 | 第47-49页 |
·孔内微差爆破震动控制措施 | 第49-50页 |
·孔底间隔爆破震动控制措施 | 第50-51页 |
第八章 关于对夹沟车间临近边坡爆破降震措施的建议 | 第51-53页 |
第九章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程序 | 第58-59页 |
附表 | 第59-61页 |
附图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