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外围油田扶余油层储层预测研究
| 绪论 | 第1-10页 |
| 第一章 概 况 | 第10-12页 |
| ·工区位置 | 第10-11页 |
| ·测区基本参数 | 第11页 |
| ·勘探概况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研究 | 第12-18页 |
| ·沉积背景 | 第12页 |
| ·地震相划分技术 | 第12页 |
| ·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研究 | 第12-18页 |
| ·联井地层对比及单砂层组划分 | 第12-13页 |
| ·岩、电综合分析进行沉积相研究 | 第13-14页 |
| ·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平面特征 | 第14-18页 |
| 第三章 三维构造解释技术及成果 | 第18-25页 |
| ·三维构造解释技术 | 第18-21页 |
| ·地震相干数据体解释技术 | 第18页 |
| ·层位标定技术 | 第18-19页 |
| ·层位对比技术 | 第19页 |
| ·断层解释技术 | 第19-20页 |
| ·成图速度求取 | 第20-21页 |
| ·构造解释成果 | 第21页 |
| ·断层解释成果 | 第21-22页 |
| ·地层特征 | 第22-23页 |
| ·构造演化 | 第23-25页 |
| 第四章 储层定量预测技术及结果 | 第25-40页 |
| ·利用MDI和LPM进行砂岩定量预测 | 第25-28页 |
| ·储层定量预测结果 | 第28-29页 |
| ·Jason反演实现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29-32页 |
| ·原理 | 第29-30页 |
| ·实现过程 | 第30-31页 |
| ·质量控制 | 第31页 |
| ·反演成果 | 第31-32页 |
| ·波动方程三维模型正演及偏移 | 第32-40页 |
| 第五章 油藏地质模型建立技术 | 第40-44页 |
| ·工作流程框图 | 第41页 |
| ·构造建模技术 | 第41-42页 |
| ·三维沉积相建模技术 | 第42页 |
| ·储层物性建模技术 | 第42页 |
| ·单砂体模型建立技术 | 第42-44页 |
| 第六章 油藏综合描述和评价工作 | 第44-49页 |
| ·区域石油地质特征 | 第44页 |
| ·生、储、盖、运移、遮挡条件 | 第44-45页 |
| ·生油条件 | 第44页 |
| ·储集条件 | 第44页 |
| ·盖层条件 | 第44-45页 |
| ·油气运移条件 | 第45页 |
| ·油藏形成的遮挡条件 | 第45页 |
| ·扶余油层油气富集规律 | 第45-46页 |
| ·有利圈闭及有利区块优选 | 第46-49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摘要 | 第53-54页 |
| Abstract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