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室内灯光设计的发展因素研究
| 前言 | 第1-12页 |
| 一、 论文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第9页 |
| 二、 论文研究的范畴与内容 | 第9-11页 |
| 三、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室内灯光设计的发展概况 | 第12-19页 |
| 第一节 工业技术与灯光设计 | 第12-15页 |
| ·工业革命与灯的产生 | 第12-13页 |
| ·灯光设计的发展状况 | 第13-15页 |
| ·电光源的发展 | 第13-15页 |
| ·设计思潮影响下的灯具设计 | 第15页 |
| 第二节 室内灯光设计的发展 | 第15-19页 |
| ·现代主义时期的室内灯光设计 | 第15-17页 |
| ·包豪斯时期的室内灯光设计 | 第16页 |
| ·国际主义风格时期的室内灯光设计 | 第16-17页 |
| ·现代主义以后的室内灯光设计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当代室内灯光设计的构成 | 第19-60页 |
| 第一节 当代室内灯光设计的技术因素 | 第19-27页 |
| ·社会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 ·照明器的发展 | 第20-25页 |
| ·电光源的分类 | 第20页 |
| ·电光源的新发展 | 第20-25页 |
| ·白炽灯的新研究 | 第20-21页 |
| ·荧光灯的新开发 | 第21-23页 |
| ·LED固体光源 | 第23页 |
| ·氙气Xe准分子光源 | 第23-24页 |
| ·微波硫分子灯 | 第24页 |
| ·HID灯 | 第24页 |
| ·泛光型陶瓷金属卤化物灯 | 第24-25页 |
| ·新技术的运用 | 第25-27页 |
| ·卤钨灯长寿命化技术 | 第25页 |
| ·波长荧光灯的白色感和白显色性能的提高 | 第25-26页 |
| ·直管形荧光灯中央暗部现象的机理和抑制方法 | 第26页 |
| ·荧光灯的低汞化技术 | 第26-27页 |
| ·杜美丝的封接技术 | 第27页 |
| 第二节 当代室内灯光设计的观念因素 | 第27-48页 |
| ·波普设计 | 第27-32页 |
| ·波普艺术的产生 | 第27-29页 |
| ·拼贴集成的灯光 | 第29-31页 |
| ·具象模拟的灯光 | 第31-32页 |
| ·极少主义 | 第32-36页 |
| ·极少主义的产生 | 第33页 |
| ·极少主义的艺术特征 | 第33-35页 |
| ·单纯化的极简 | 第35-36页 |
| ·后现代主义 | 第36-39页 |
|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产生 | 第36-37页 |
|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 | 第37页 |
| ·后现代的室内灯光 | 第37-39页 |
| ·“高科技”风格 | 第39-41页 |
| ·高科技风格的设计 | 第39-40页 |
| ·高科技的表达 | 第40-41页 |
| ·宇宙的模拟 | 第41页 |
| ·新现代主义 | 第41-43页 |
| ·“纽约五人” | 第42页 |
| ·新现代主义的体现 | 第42-43页 |
| ·解构主义 | 第43-45页 |
| ·解构主义的产生 | 第43页 |
| ·解构主义的建筑 | 第43-44页 |
| ·室内灯光的解构 | 第44-45页 |
| ·非物质设计 | 第45-48页 |
| ·非物质设计的观念 | 第46-47页 |
| ·非物质的灯光设计 | 第47-48页 |
| 第三节 当代室内灯光设计的语言分析 | 第48-60页 |
| ·照明方式的发展 | 第48-50页 |
| ·照明方式分类 | 第48-49页 |
| ·照明方式的确定 | 第49-50页 |
| ·灯光环境的质量 | 第50-54页 |
| ·合理的照度和照度的均匀性 | 第50-51页 |
| ·限制眩光 | 第51-52页 |
| ·光源的显色性 | 第52-53页 |
| ·阴影 | 第53页 |
| ·照明的稳定性 | 第53-54页 |
| ·灯光设计的美学 | 第54-60页 |
| ·灯光设计美学的运用 | 第54-56页 |
| ·灯光的空间效果 | 第54-55页 |
| ·光影的造型艺术 | 第55-56页 |
| ·灯光雕塑 | 第56页 |
| ·灯光的绘画 | 第56页 |
| ·灯光设计艺术的演绎手法 | 第56-60页 |
| ·点、线、面的运用 | 第56-57页 |
| ·灯光的流动和静止 | 第57页 |
| ·灯光的对比 | 第57-58页 |
| ·灯光的扬抑 | 第58页 |
| ·灯光的层次和平淡 | 第58页 |
| ·灯光的节奏、韵律 | 第58页 |
| ·灯光和音响的配合 | 第58-60页 |
| 第三章 室内灯光设计的发展趋势 | 第60-71页 |
| 第一节 影响室内灯光设计发展的因素 | 第60-64页 |
| ·科学技术的发展 | 第60-61页 |
| ·意识形态的转变 | 第61-62页 |
| ·新型材料的运用 | 第62-63页 |
| ·新能源的利用 | 第63-64页 |
| 第二节 室内灯光设计的发展方向 | 第64-71页 |
| ·多元化 | 第64-65页 |
| ·生态性 | 第65-67页 |
| ·人性化 | 第67-68页 |
| ·智能化 | 第68-69页 |
| ·地域性 | 第69-71页 |
| 结语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