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减、抗震防落梁系统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28页 |
·地震灾害 | 第8页 |
·我国桥梁结构抗震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任务 | 第8-11页 |
·桥梁震害及分析 | 第11-14页 |
·减、隔震装置及防落梁系统构成 | 第14-16页 |
·国内外防止落梁系统研究概况 | 第16-25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5-28页 |
第二章 桥梁抗震、减震理论及设计方法 | 第28-39页 |
·桥梁抗震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 第28-32页 |
·桥梁减震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32-39页 |
第三章 梁搁置长度计算方法研究 | 第39-49页 |
·桥梁上下部结构相对位移的两种计算方法 | 第39-41页 |
·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 第41-47页 |
·常用支承宽度加大方法 | 第47-49页 |
第四章 高阻尼橡胶性能参数及试验 | 第49-59页 |
·高阻尼橡胶的性能和特点 | 第49-52页 |
·高阻尼橡胶性能试验 | 第52-53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第五章 铅高阻尼橡胶连梁装置耗能性能试验研究 | 第59-68页 |
·试件的设计和制作 | 第59页 |
·铅高阻尼橡胶连梁装置的试验概况 | 第59-60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粘性剪切型阻尼器性能试验研究 | 第68-75页 |
·粘性材料的性能与耗能机理 | 第68页 |
·粘性剪切型阻尼器的力学特性 | 第68-70页 |
·粘性剪切型阻尼器的性能试验 | 第70-71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1-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七章 耗能型限位器的力学模型 | 第75-85页 |
·粘弹性限位装置的力学模型 | 第75-80页 |
·粘弹性限位装置的参数 | 第80页 |
·粘弹性阻尼结构的性能与特点 | 第80-81页 |
·铅高阻尼橡胶限位器力学模型 | 第81-84页 |
·铅橡胶限位器力学模型 | 第84-85页 |
第八章 限位装置设计 | 第85-120页 |
·限位器设计的参数研究 | 第85-89页 |
·限位装置安装位置研究 | 第89-92页 |
·缆索限位器设计 | 第92-97页 |
·耗能限位器设计 | 第97-99页 |
·限位器的动力计算分析 | 第99-113页 |
·限位装置的静力设计 | 第113-120页 |
第九章 连梁装置设计及理论 | 第120-134页 |
·连梁装置的设计思想 | 第120-123页 |
·连梁装置的设计方法 | 第123-124页 |
·连梁装置的构造 | 第124-128页 |
·连梁装置的构造对缓冲橡胶性能的影响 | 第128页 |
·连梁装置实桥计算示例 | 第128-134页 |
第十章 缓冲材料对梁间冲突的影响研究 | 第134-144页 |
·圆筒型与普通缓冲装置的试验研究 | 第134-135页 |
·圆筒型缓冲装置的设计 | 第135-137页 |
·普通型橡胶缓冲装置对梁间冲突的影响 | 第137-141页 |
·圆筒型和普通型缓冲装置的缓冲能力比较 | 第141-144页 |
第十一章 总结 | 第144-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