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一、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三、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一、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14页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一、 自然灾害 | 第15页 |
二、 农业自然灾害 | 第15-16页 |
三、 农业自然灾害防治 | 第16页 |
四、 政府财政保障机制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一、 治理理论 | 第17-18页 |
二、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关于农灾防治机制的选择 | 第19-22页 |
一、 市场救助机制 | 第19页 |
二、 社会救助机制 | 第19-20页 |
三、 政府救助机制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西部农业自然灾害防治现状 | 第22-33页 |
第一节 西部农业自然灾害概况 | 第22-27页 |
一、 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特征 | 第22页 |
二、 西部地区农业自然灾害的特点 | 第22-23页 |
三、 西部地区主要的农业自然灾害类型 | 第23-26页 |
四、 西部地区近年来发生的农灾情况 | 第26-27页 |
第二节 西部农业自然灾害的防治机制 | 第27-33页 |
一、 西部农灾防治的法律保障机制 | 第27-29页 |
二、 西部农灾防治的制度保障机制 | 第29-32页 |
三、 西部农灾防治的社会参与保障机制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西部农灾防治财政保障机制分析 | 第33-40页 |
第一节 西部农灾防治财政保障现状 | 第33-37页 |
一、 西部农灾防治财政保障机制 | 第33-35页 |
二、 东西部农灾防治财政保障机制的差异 | 第35-37页 |
第二节 西部农灾防治财政保障存在的不足 | 第37-40页 |
一、 对西部农灾防治的支持力度不够 | 第37页 |
二、 农灾防治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不足 | 第37-38页 |
三、 农灾防治资金投入领域不平衡 | 第38页 |
四、 对西部农灾防治的运作过程监督不足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完善西部农灾防治财政保障机制的对策 | 第40-46页 |
第一节 明确政府在西部农灾防治中的财政保障主体地位 | 第40-42页 |
一、 以财政投入为主体建立多元的资金投入体制 | 第40-41页 |
二、 加大财政投入支持西部农灾保险体系建设 | 第41页 |
三、 利用财税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参与 | 第41-42页 |
第二节 规范财政保障资金预算和投入力度 | 第42-44页 |
一、 建立西部农灾防治专项资金 | 第42-43页 |
二、 加大西部农灾预防投入 | 第43页 |
三、 提高西部农灾防治后备基金的救助标准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加强农灾防治资金使用的有效监督 | 第44-46页 |
一、 建立严格预算制度,满足需求同时避免浪费 | 第44页 |
二、 建立奖罚机制,保证救灾财物发放的规范性 | 第44-45页 |
三、 建立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提高服务质量 | 第45页 |
四、 建立资金回收制度,严格核查资金发放落实情况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