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电气化铁路论文--电气化铁路施工论文

高速铁路接触网关键施工技术探讨

第1章 绪论第1-9页
 1.1 我国铁路建设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第7页
 1.2 我国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现状第7-8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8-9页
第2章 高速铁路接触网关键施工技术第9-36页
 2.1 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定测技术第9-10页
  2.1.1 高速铁路与常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定测的区别第9页
  2.1.2 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定测的基本方法第9-10页
 2.2 高速铁路接触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第10-16页
  2.2.1 路基地段接触网基础制作第10-11页
  2.2.2 桥隧部分接触网基础工程施工第11页
  2.2.3 接触网支柱施工第11-16页
 2.3 高速铁路接触网支持结构计算及装配技术第16-22页
  2.3.1 腕臂结构尺寸计算及装配技术第16-17页
  2.3.2 硬横梁结构尺寸计算及装配技术第17-22页
 2.4 高速铁路接触网恒张力架线技术第22-27页
  2.4.1 架线张力与导线弛度的关系第22-23页
  2.4.2 恒张力架线的特点第23-24页
  2.4.3 恒张力架线设备的基本要求第24页
  2.4.4 恒张力架线设备(车组)的选定第24-25页
  2.4.5 恒张力架线工艺流程第25页
  2.4.6 恒张力架线技术要求第25-27页
 2.5 高速铁路接触网整体吊弦施工技术第27-29页
  2.5.1 技术特点第27-28页
  2.5.2 施工方法第28页
  2.5.3 施工工艺流程第28-29页
 2.6 高速铁路接触网组合定位装置施工技术第29-31页
  2.6.1 技术特点第29页
  2.6.2 施工方法第29-30页
  2.6.3 施工工艺流程第30-31页
 2.7 高速铁路接触网状态检测技术第31-36页
  2.7.1 高速铁路接触网静态检测技术第31页
  2.7.2 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第31-36页
第3章 高速铁路接触网结构计算软件的开发第36-61页
 3.1 安装结构计算软件开发的背景及内容第36页
 3.2 腕臂结构尺寸计算软件的开发第36-42页
  3.2.1 腕臂计算软件的编程原理第36-37页
  3.2.2 腕臂计算软件设计流程第37-38页
  3.2.3 腕臂计算软件运行流程第38-39页
  3.2.4 腕臂装配计算效果图例第39-42页
 3.3 整体吊弦计算软件的开发第42-53页
  3.3.1 整体吊弦计算软件编程原理第44页
  3.3.2 整体吊弦计算的数学模型第44-47页
  3.3.3 计算软件的运行流程第47-48页
  3.3.4 整体吊弦计算软件应用效果图例第48-53页
 3.4 组合定位装置计算软件的开发第53-56页
  3.4.1 编程原理与计算流程第53页
  3.4.2 组合定位装置计算及安装效果图例第53-56页
 3.5 接触网结构尺寸计算软件的应用效果第56-61页
  3.5.1 腕臂装配检测报告第56-58页
  3.5.2 整体吊弦、定位装置安装检测报告第58-61页
结论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1第67-69页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气形成机理及成藏规律
下一篇:基于网络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