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内部制度安排:基于利益分配视角的研究--以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导言 | 第8-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11页 |
|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数据来源 | 第13-14页 |
|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 2 合作社理论——回顾与综述 | 第15-23页 |
| ·合作思想的简要回顾以及我国合作社思想的来源 | 第15-16页 |
| ·为什么要组织合作社:两个不同学派的观点 | 第16-17页 |
| ·合作社理论:新古典方法 | 第17-18页 |
| ·合作社理论:新制度方法 | 第18-19页 |
| ·国内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 ·简要的评论 | 第22-23页 |
| 3 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概况 | 第23-28页 |
| ·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总体发展状况 | 第23-25页 |
| ·浙江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 | 第25-28页 |
| 4 合作社的社员结构与股金结构 | 第28-43页 |
| ·合作社的社员结构 | 第28-34页 |
| ·社员的基本角色 | 第28-31页 |
| ·社员规模与分布 | 第31-34页 |
| ·合作社的股金结构 | 第34-40页 |
| ·合作社的股金在社员中的分布 | 第35-36页 |
| ·合作社股金结构的一般特征 | 第36-39页 |
| ·合作社的股金集中度 | 第39-40页 |
| ·社员结构与股金结构的内在联系 | 第40-43页 |
| ·股金总量与社员总量的关系 | 第40-42页 |
| ·社员角色与股金集中度的关系 | 第42-43页 |
| 5 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机制 | 第43-55页 |
| ·社员使用合作社的程度及其度量 | 第43-47页 |
| ·关于“按惠顾额返利”的一些错误认识 | 第47页 |
| ·合作社的利润:用于积累还是分配? | 第47-48页 |
| ·所有者所得与顾客所得比较分析 | 第48-49页 |
| ·利益分割方式对社员的激励作用 | 第49-50页 |
| ·合作社的公共积累权益归属 | 第50-51页 |
| ·政府对合作社的财政扶持资金的权益归属问题 | 第51-55页 |
| 6 不同类型合作社:界限、利益分配及案例分析 | 第55-70页 |
| ·多种不同类型合作社并存的局面及其经济解释 | 第55-57页 |
| ·传统合作社界限及特性 | 第57-59页 |
| ·比例投资合作社界限及特性 | 第59-61页 |
| ·社员投资合作社界限及特性 | 第61-63页 |
| ·“新一代”合作社界限及特性 | 第63-65页 |
| ·外部联合合作社界限及特性 | 第65-66页 |
| ·股份合作社界限及特性 | 第66-68页 |
| ·投资者公司界限及特性 | 第68页 |
| ·结论性评述 | 第68-70页 |
| 7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70-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附录1: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问卷 | 第77-79页 |
| 附录2:合作社的发展历程调查表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