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1 课题概要与研究意义 | 第8页 |
2 试验研究区选择 | 第8-9页 |
3 主要工作量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方法基本原理 | 第10-21页 |
·土壤热释光测量方法原理 | 第10-12页 |
·方法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基本原理 | 第10-11页 |
·土壤天然热释光特性 | 第11页 |
·土壤天然热释光工作方法 | 第11-12页 |
·自然电位法原理 | 第12-19页 |
·自然电位法基本原理 | 第12页 |
·自然电位法正演研究 | 第12-19页 |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自然极化机理 | 第12-14页 |
·各种模型极化场的计算及其自然电位异常曲线特征 | 第14-19页 |
·自然电位测量工作方法 | 第19页 |
·地气测量方法原理 | 第19-20页 |
·方法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9页 |
·地气异常的形成 | 第19-20页 |
·地气测量工作方法 | 第20页 |
·方法应用的质量保证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方法技术实验 | 第21-30页 |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方法技术实验 | 第21-26页 |
·取样层位的确定 | 第21页 |
·取样密度变化对异常形态的影响 | 第21-22页 |
·土壤热释光发光曲线特征研究 | 第22-25页 |
·不同地球化学条件下样品发光曲线特征 | 第22-23页 |
·样品分析前的干扰研究 | 第23-25页 |
·不同地球化学环境不同深度土壤样品热释光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 第25-26页 |
·自然电位法装置稳定性试验 | 第26-27页 |
·地气测量试验 | 第27-30页 |
·吸附材料的选择 | 第27页 |
·模型试验 | 第27-30页 |
第三章 三种物化探方法在扎吉斯坦铀矿床(511)的应用研究 | 第30-37页 |
·铀矿床概况 | 第30页 |
·测线布置 | 第30页 |
·物化探综合测量结果分析解释 | 第30-37页 |
·勘探线物化探测量综合剖面分析解释 | 第30-31页 |
·土壤热释光强度平面等值图分析解释 | 第31-37页 |
第四章 三种物化探方法在库捷尔太铀矿床(512)上的应用研究 | 第37-42页 |
·铀矿床特征 | 第37页 |
·测线布置 | 第37-38页 |
·物化探综合剖面分析解释 | 第38-42页 |
·30勘探线物化探综合测量剖面分析解释 | 第38页 |
·32勘探线物化探测量综合剖面分析解释 | 第38-42页 |
第五章 三种物化探方法在土哈十红滩铀矿点的应用研究 | 第42-46页 |
·铀矿床特征 | 第42页 |
·测线布置 | 第42页 |
·物化探综合剖面分析解释 | 第42-46页 |
·13勘探线物化探测量综合剖面分析解释 | 第42-44页 |
·15勘探线土壤热释光测量剖面分析解释 | 第44页 |
·0、11、23、31勘探线物化探测量综合剖面分析解释 | 第44-46页 |
第六章 三种物化探方法在巴彦塔拉砂岩型铀矿点的应用研究 | 第46-51页 |
·铀矿床概况 | 第46页 |
·测线布置 | 第46页 |
·物化探综合剖面分析解释 | 第46-51页 |
·48勘探线物化探综合测量剖面分析解释 | 第46页 |
·256勘探线物化探测量综合剖面分析解释 | 第46-49页 |
·320勘探线土壤热释光测量剖面分析解释 | 第49页 |
·336、352、3680勘探线物化探测量剖面分析解释 | 第49-51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