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零售市场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2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国外电力零售市场简介 | 第11-13页 |
·电力零售的背景分析 | 第13-14页 |
·电力零售竞争的意义和影响 | 第14-16页 |
·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8-20页 |
第2章 电力零售市场概述 | 第20-39页 |
·电力零售市场的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电力零售市场的市场成员 | 第22-28页 |
·电力零售市场的成员 | 第22-26页 |
·电力零售市场盈利分析 | 第26-27页 |
·电力零售市场和电力批发市场的异同 | 第27-28页 |
·电力零售市场的合同 | 第28-33页 |
·电力零售转运过程 | 第28-29页 |
·零售用户电费单 | 第29-31页 |
·零售合同 | 第31-33页 |
·零售合同的类型 | 第31-32页 |
·零售合同的电费谈判 | 第32-33页 |
·电力营销策略 | 第33-36页 |
·电力营销战略 | 第34-35页 |
·电力营销策略 | 第35-36页 |
·零售电价制定策略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电力零售与家庭负荷管理 | 第39-65页 |
·家庭自动化 | 第39-44页 |
·家庭自动化系统网络通信协议 | 第39-40页 |
·家庭自动化网络系统 | 第40-44页 |
·基于Agent的网络管理 | 第40-41页 |
·家庭自动化系统网络结构 | 第41-42页 |
·家庭自动化系统的扩充 | 第42-43页 |
·软件、硬件和网络通信 | 第43-44页 |
·家庭负荷管理 | 第44-49页 |
·家庭能量管理系统 | 第44-46页 |
·空调负荷的自动控制 | 第46-48页 |
·家庭负荷控制对电价的影响 | 第48页 |
·控制技术 | 第48-49页 |
·家庭负荷曲线的分析方法 | 第49-58页 |
·分析步骤 | 第49-51页 |
·分析实例 | 第51-58页 |
·零售市场上的需求侧管理 | 第58-64页 |
·需求侧管理的过去 | 第58-59页 |
·需求侧管理的现在 | 第59-62页 |
·需求侧管理的未来 | 第62-63页 |
·需求侧管理的实施策略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电力零售市场的自动化系统 | 第65-80页 |
·电力零售市场与计量系统 | 第65-71页 |
·引言 | 第65页 |
·电能量自动抄表系统 | 第65-68页 |
·构成 | 第65-67页 |
·电力零售环境下的自动抄表系统 | 第67-68页 |
·电费计量方式选择 | 第68-69页 |
·与计量相关的问题 | 第69-70页 |
·计量系统主站配置方案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页 |
·电力零售市场与负荷管理 | 第71-74页 |
·电力零售市场负荷预测 | 第72页 |
·负荷控制 | 第72-74页 |
·电力零售市场与配电自动化 | 第74页 |
·电力零售市场的自动化系统 | 第74-78页 |
·电力供应商的自动化系统 | 第75-77页 |
·电力零售市场的自动化系统 | 第77-78页 |
·小结 | 第78-80页 |
第5章 电力零售与发电竞争 | 第80-107页 |
·分散式发电技术的最新进展 | 第80-84页 |
·引言 | 第80-81页 |
·风力发电 | 第81-82页 |
·太阳能发电 | 第82页 |
·燃料电池 | 第82-83页 |
·小型内燃机 | 第83页 |
·微型燃气轮机 | 第83-84页 |
·电能储存技术的最新发展 | 第84-86页 |
·抽水蓄能 | 第85页 |
·飞轮储能 | 第85页 |
·电池储能 | 第85-86页 |
·超导储能 | 第86页 |
·分散式供电系统 | 第86-95页 |
·太阳能光伏电池供电 | 第87-88页 |
·微型燃气轮机供电 | 第88-92页 |
·工作原理 | 第88-89页 |
·优点 | 第89页 |
·技术数据 | 第89-91页 |
·可能的应用领域 | 第91-92页 |
·燃料电池和微型燃气轮机联合供电 | 第92-94页 |
·多种分散式发电方式联合供电 | 第94-95页 |
·分散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第95-102页 |
·分散式发电的兴起 | 第95页 |
·分散式发电的定义 | 第95-96页 |
·分散式发电的优点 | 第96-99页 |
·分散式电力系统中的新课题 | 第99-101页 |
·对传统电力系统运行技术的挑战 | 第101-102页 |
·分散式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 第102-106页 |
·算例 | 第102-103页 |
·仿真计算 | 第103-106页 |
·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4-26页 |
表: | 第26-114页 |
2-1 华北电网北京地区电价表 | 第26-30页 |
2-2 垄断电力公司电费单 | 第30-31页 |
2-3 Benevolent电力服务公司电费单 | 第31-39页 |
3-1 美国主要家庭网络通信标准的比较 | 第39-47页 |
3-2 家庭空调控制模型变量和参数 | 第47-48页 |
3-3 空调恒温调节与可控调节对照表 | 第48-49页 |
3-4 居民家用电器构成 | 第49-51页 |
3-5 样本年电能数据 | 第51-52页 |
3-6 样本使用的电器设备 | 第52-53页 |
3-7 样本年电能消费初次参数估计值 | 第53-54页 |
3-8 样本年电能消耗初次估计值 | 第54-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