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表目录 | 第12-13页 |
图目录 | 第13-14页 |
1 绪论 | 第14-2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6页 |
·城镇房地产业虽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暴露的诸多问题引发关注 | 第14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农村住宅制度改革成热点 | 第14-15页 |
·农村住宅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改革呼声高涨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综述 | 第18-28页 |
·我国城镇房地产业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我国城镇房地产业现存问题研究 | 第18-19页 |
·房地产市场化测度研究 | 第19-20页 |
·农村住宅制度研究综述 | 第20-28页 |
·宅基地制度研究 | 第20-22页 |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 | 第22-28页 |
2 我国城乡房地产业二元结构的形成 | 第28-37页 |
·相关概念及说明 | 第28-30页 |
·城镇房地产业与农村房地产业 | 第28-29页 |
·农村房地产业与住宅产业 | 第29页 |
·农村住宅产业化与市场化 | 第29-30页 |
·我国城乡房地产业二元结构形成历史 | 第30-37页 |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改造下房地产非市场化(建国初至60年代末) | 第30-31页 |
·第二阶段:城乡房地产业二元结构形成(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 第31-33页 |
·第三阶段:城乡房地产业二元结构显化(90年代) | 第33-34页 |
·第四阶段:城乡房地产业二元结构凸显(90年代末至今) | 第34-37页 |
3 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的表现及其测度 | 第37-67页 |
·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的内涵与表现 | 第37-38页 |
·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测度 | 第38-67页 |
·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评价 | 第38-56页 |
·住房支付能力评价规范方法及研究情况 | 第38-40页 |
·住房支付能力评价常用指标及判断标准 | 第40-42页 |
·中国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实证分析 | 第42-56页 |
·住宅市场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 第56-67页 |
·住宅市场需求现状 | 第56-57页 |
·住宅市场供需矛盾 | 第57-58页 |
·我国住宅市场供需结构实证分析 | 第58-67页 |
4 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成因分析 | 第67-77页 |
·我国房地产市场利益主体行为分析 | 第67-72页 |
·中央政府 | 第67-68页 |
·房地产开发商 | 第68-70页 |
·地方政府 | 第70-72页 |
·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的主要成因——地方政府角色冲突 | 第72-77页 |
·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业的多重角色及其冲突 | 第72-74页 |
·地方政府多重角色对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的影响 | 第74-77页 |
5 农村住宅产业化发展态势 | 第77-92页 |
·农村住宅市场化现状分析 | 第77-84页 |
·农村住宅总量分析——宅基地总量 | 第77-78页 |
·农村住宅交易情况 | 第78-79页 |
·农村住宅交易事实与市场走访调查 | 第78-79页 |
·农村住宅交易区域差异 | 第79页 |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各地实践 | 第79-84页 |
·宅基地联合建房——都江堰“味江模式” | 第79-80页 |
·宅基地使用权地票交易——重庆市 | 第80页 |
·宅基地置换——天津、上海、浙江嘉兴等地 | 第80-82页 |
·宅基地转权(国有化)退出——江苏苏州,浙江温州、义乌等地 | 第82-83页 |
·宅基地合法(直接)流转——广州、成都等地 | 第83页 |
·其他农村宅基地流转实践 | 第83-84页 |
·农村住宅产业化制约因素分析及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84-92页 |
·农村住宅产业化制约因素 | 第84-85页 |
·城乡二元结构的土地产权制度 | 第84页 |
·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 | 第84-85页 |
·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85页 |
·农村草根文化的限制 | 第85页 |
·农村分布广泛,区域差异限制 | 第85页 |
·农村住宅产业化必要性 | 第85-89页 |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是土地集约利用的必然结果 | 第85-86页 |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 | 第86-88页 |
·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必然要求 | 第88-89页 |
·农村住宅产业化可行性分析 | 第89-92页 |
·农村住宅产业化的自身优势 | 第89-91页 |
·农村住宅产业化的机遇 | 第91-92页 |
6 农村住宅渐进式产业化的改革路径 | 第92-98页 |
·农村住宅渐进式产业化改革政策涵义 | 第92-93页 |
·住宅渐进式产业化改革政策目标 | 第92页 |
·住宅渐进式产业化改革政策路径 | 第92-93页 |
·选择渐进式改革路径是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 | 第92-93页 |
·选择渐进式改革路径是我国农村实际的需要 | 第93页 |
·选择渐进式改革路径是城乡二元结构现状的考虑 | 第93页 |
·选择渐进式改革路径是城镇住宅制度改革的启示 | 第93页 |
·农村住宅渐进式产业化改革政策措施 | 第93-98页 |
·重新明确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实现政府职能转型 | 第93-94页 |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 第94页 |
·构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保障农民合理利益 | 第94-95页 |
·逐步建立农村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95-96页 |
·充分理解尊重乡村文化特色,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 第96页 |
·积极探索农村住宅制度改革,释放农村住宅供给 | 第96-98页 |
7 结语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