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遗传学论文

抗肿瘤活性海洋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其16S rDNA多样性分析

摘要第1-9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一. 前言第9-13页
二. 材料与方法第13-32页
 1 菌种筛选第13-20页
   ·培养基第13-14页
   ·样品第14-15页
   ·具有抗肿瘤活性海洋放线菌及细菌、真菌第15-18页
     ·各种样品预处理方法第15-16页
     ·稀释涂布第16页
     ·挑菌发酵第16页
     ·菌种纯化第16页
     ·菌种保藏第16页
     ·测活第16-18页
       ·细胞培养第16-17页
       ·测活第17-18页
   ·第五批样品的分离筛选第18-19页
     ·具有抗肿瘤活性海洋放线菌的分离筛选第18-19页
     ·具有抗肿瘤活性海洋细菌、真菌的分离筛选第19页
     ·复筛第19页
   ·第六批样品的分离筛选第19-20页
     ·具有抗肿瘤活性海洋放线菌的分离筛选第19-20页
     ·具有抗肿瘤活性海洋细菌、真菌的分离筛选第20页
     ·复筛第20页
 2 有抗肿瘤活性放线菌的16S rDNA多样性分析第20-32页
   ·供试菌种、质粒、宿主菌第20-21页
   ·引物以及主要试剂第21页
   ·放线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1-23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23页
   ·16S rDNA的PCR扩增第23-25页
   ·PCR产物的纯化第25页
   ·酶切第25-26页
   ·16S rDNA的克隆与测序第26-30页
     ·16S rDNA目的片段的回收第26-27页
     ·PCR回收产物与T载体连接第27-28页
     ·Ecoli.DH_(5a)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8页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28-29页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第29-30页
       ·碱裂解法少量提取质粒第29页
       ·重组质粒的纯化第29-30页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第30页
   ·测序第30-31页
   ·序列的校对、整理及分析第31-32页
三. 结果与分析第32-49页
 1 具有抗肿瘤活性海洋放线菌的分离筛选第32-41页
   ·样品来源对放线菌分离筛选的影响第32-36页
   ·分离方法对放线菌分离筛选的影响第36-38页
   ·培养基对放线菌分离筛选的影响第38-39页
   ·小结第39-40页
   ·具有抗肿瘤活性海洋细菌、真菌的分离筛选第40-41页
 2 30株有抗肿瘤活性海洋放线菌的16S rDNA多样性分析第41-49页
   ·供试菌种第42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2-44页
   ·16S rDNA的PCR扩增第44-45页
   ·酶切图谱分析第45页
   ·聚类分析第45-47页
   ·菌株050642、060524、06038616S rD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第47-49页
     ·连接、转化与验证第47-48页
     ·16S rD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第48-49页
四. 讨论第49-53页
五. 结论第53-54页
文献综述第54-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附录1第77-82页
附录2第82-83页
附录3第83-87页
附录4第87-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草莓属(Fragaria)植物亲缘关系的RAPD研究
下一篇:神经保护剂鸡尾酒疗法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