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 第1-17页 |
1 果树分类中的常用方法及其在草莓上的应用 | 第7-12页 |
·形态学分类方法 | 第8页 |
·数量学分类方法 | 第8-9页 |
·孢粉学分类方法 | 第9-10页 |
·同工酶分类方法 | 第10-11页 |
·细胞学分类方法 | 第11-12页 |
·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 | 第12页 |
2 RAPD及其在果树分类学中的应用 | 第12-17页 |
·RAPD的基本原理 | 第13页 |
·RAPD标记特点 | 第13页 |
·RAPD在基因组研究方面独到的特点和优势 | 第13-14页 |
·RAPD标记在果树分类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RAPD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16-17页 |
引言 | 第17-1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1 供试材料 | 第18-19页 |
2 试验方法 | 第19-22页 |
·DNA提取方法(CTAB法) | 第19-20页 |
·DNA检测方法 | 第20页 |
·RAPD的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 | 第20-21页 |
·引物筛选 | 第21页 |
·聚类分析 | 第21页 |
·建立草莓品种指纹图谱 | 第21-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42页 |
1 草莓DNA的检测结果 | 第22-23页 |
2 RAPD最优反应体系 | 第23-27页 |
·RAPD扩增中TaqDNA聚合酶的适宜浓度 | 第23页 |
·RAPD扩增中Mg~(2+)的适宜浓度 | 第23-24页 |
·RAPD扩增中引物的适宜浓度 | 第24-25页 |
·dNTPs的适宜浓度 | 第25页 |
·模板DNA的适宜用量 | 第25-26页 |
·Buffer的适宜浓度 | 第26-27页 |
3 引物筛选及RAPD扩增结果 | 第27-29页 |
4 草莓属植物亲缘关系 | 第29-42页 |
·草莓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 第29-30页 |
·草莓种群间的亲缘关系 | 第30页 |
·草莓品种和草莓种群间的亲缘关系 | 第30-40页 |
·草莓品种的指纹图谱 | 第40-42页 |
讨论 | 第42-47页 |
1 模板DNA的浓度和纯度和RAPD扩增效果之间的关系 | 第42页 |
2 反应体系和RAPD扩增效果之间的关系 | 第42页 |
3 品种亲缘关系与品种鉴别 | 第42-44页 |
4 草莓种群亲缘关系与演化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英文摘要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