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一、 TRIPS协议中有关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9-16页 |
(一) 关于商业秘密保护的主要法律理论 | 第9-12页 |
(二) 各国及TRIPS协议对“财产权论”的选择及其论争 | 第12-16页 |
二、 我国对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 | 第16-22页 |
(一) 我国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起因 | 第16-17页 |
(二) 我国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规定 | 第17-19页 |
(三)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特征 | 第19-22页 |
三、 依据TRIPS协议规则全面审视我国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法不足 | 第22-31页 |
(一) 实体法方面的不足 | 第22-27页 |
(二) 程序法方面的不足 | 第27-31页 |
四、 国外关于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的主要规定和做法 | 第31-37页 |
(一) 美国关于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 | 第31-32页 |
(二) 英国关于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 | 第32-33页 |
(三) 德国关于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 | 第33-34页 |
(四) 法国关于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 | 第34-35页 |
(五) 奥地利关于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 | 第35页 |
(六) 其他主要国家关于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 | 第35-37页 |
五、 结合TRIPS协议规则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的刑事立法 | 第37-44页 |
(一) 实体法方面的完善 | 第37-40页 |
(二) 程序法方面的完善 | 第40-44页 |
六、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