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7页 |
第一章 文化、建筑文化和居住建筑文化 | 第7-11页 |
第一节 文化及其概念 | 第7-8页 |
一、 文化概念溯源与释义 | 第7页 |
二、 文化的一般性概念 | 第7-8页 |
第二节 建筑文化与居住建筑文化 | 第8-11页 |
一、 建筑文化的概念 | 第8页 |
二、 居住建筑文化的概念 | 第8-9页 |
三、 居住建筑文化的基本属性 | 第9-11页 |
第二章 改革开放20年中国城市居住建筑文化的演进 | 第11-36页 |
第一节 当代中国居住建筑文化的总体特征 | 第11-15页 |
一、 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经济基础的重大变革 | 第11页 |
二、 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全面转型 | 第11-12页 |
三、 当代中国居住建筑文化的总体特征 | 第12-15页 |
第二节 1978-1986 前商品化时期初步告别“短缺文化” | 第15-20页 |
一、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住宅状况 | 第15-16页 |
二、 城市住宅体制转型迈出第一步,初步告别住房短缺时代 | 第16页 |
三、 城市住宅设计的全面探索 | 第16-20页 |
第三节 1986-1992 商品化时期向“市场”、“人本”的回归 | 第20-25页 |
一、 国家政策的发展 | 第20页 |
二、 城市住宅在商品经济双轨制下走向“市场” | 第20-21页 |
三、 城市住宅的全面繁荣,住宅设计回归“人本” | 第21-25页 |
四、 住宅设计走向科学化轨道 | 第25页 |
第四节 1992以来:市场化进程中居住建筑文化的全面转型 | 第25-36页 |
一、 基本背景 | 第26页 |
二、 关注市场,逐步转型 | 第26-27页 |
三、 以人为本,功能细化 | 第27-28页 |
四、 多元融合,倡导创新 | 第28-33页 |
五、 维护生态,注重景观 | 第33-36页 |
第三章 中国当代城市居住建筑文化发展的“节点” | 第36-57页 |
第一节 借鉴与创新--1980年代本土建筑师的先锋性探索 | 第36-43页 |
一、 论源头和探索的路径 | 第36页 |
二、 1980年代的四个先锋作品分析与点评 | 第36-41页 |
三、 新形势下的启示与意义 | 第41-43页 |
第二节 交流与吸收--境外建筑师作品对中国的影响 | 第43-51页 |
一、 从建筑理论的全面介绍到1990年代境外建筑师住宅设计作品的引进 | 第43-44页 |
二、 境外建筑师的住宅作品分析 | 第44-49页 |
三、 “洋设计”风潮中的思考 | 第49-50页 |
四、 “引进来”与“走出去”--期待中的双向交流 | 第50-51页 |
第三节 趋同与多元--两种并存的居住建筑文化现象 | 第51-53页 |
一、 趋同--一种进步的居住建筑文化现象 | 第51-52页 |
二、 多元--居住建筑文化演进的动力和方向 | 第52-53页 |
第四节 流行与淡出--“欧陆风”住宅的反思 | 第53-57页 |
一、 欧陆风住宅种种原因 | 第54-55页 |
二、 “风”中的深刻反思与对策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新世纪中国城市居住建筑文化前瞻 | 第57-63页 |
一、 新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 | 第57页 |
二、 未来中国居住建筑文化的趋向 | 第57-63页 |
附录 | 第63-7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