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8页 |
2 本研究域国内外现状 | 第8-13页 |
2.1 铝合金缸盖、缸体铸造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2.2 电磁泵充型系统及其铸造工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3 引进乌克兰泵的工艺参数测定实验研究 | 第13-23页 |
3.1 引进交流电磁泵和自研直流电磁泵的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3.2 引进乌克兰电磁泵充型系统的成套设备及自研复合进化系统 | 第14-15页 |
3.3 实验设备与器材以及实验方法 | 第15-16页 |
3.3.1 实验设备与器材 | 第15页 |
3.3.2 实验方法 | 第15-16页 |
3.4 电磁泵的工艺参数测定 | 第16-22页 |
3.4.1 泵高测定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16-18页 |
3.4.2 流量测定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18-19页 |
3.4.3 坩埚内铝液面高度对流量的影响 | 第19-20页 |
3.4.4 流量与山液口处净压头的关系 | 第20-21页 |
3.4.5 坩埚内剩余铝液量G与铝液面距坩埚盖距离h的关系 | 第21-22页 |
3.5 小结 | 第22-23页 |
4 发动机缸盖的铸造工艺研究 | 第23-36页 |
4.1 发动机缸盖的服役条件和铸件特点 | 第23-24页 |
4.2 发动机缸盖的材质选择及配料熔化、变质、复合净化工艺 | 第24-25页 |
4.2.1 发动机缸盖的材料质选择 | 第24页 |
4.2.2 配料、熔化 | 第24页 |
4.2.3 变质细化处理 | 第24页 |
4.2.4 除气精炼工艺 | 第24-25页 |
4.3 造型制芯及组芯工艺 | 第25-27页 |
4.4 浇注工艺 | 第27-32页 |
4.4.1 升液速度、充型压力的确定 | 第30-31页 |
4.4.2 充型速度的控制 | 第31页 |
4.4.3 结晶压力和保压时间的确定 | 第31-32页 |
4.5 铸件性能分析 | 第32-35页 |
4.5.1 缸盖铸件化学成分 | 第32-33页 |
4.5.2 缸盖铸件机械性能 | 第33-35页 |
4.6 小结 | 第35-36页 |
5 自研电磁泵工艺参数测定研究 | 第36-40页 |
5.1 自研电磁泵的设备组成、外形及工作参数 | 第36页 |
5.2 自研电磁泵的工艺参数测定 | 第36-39页 |
5.2.1 泵高测定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5.2.2 流量测定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8页 |
5.2.3 流量与出液口处净压头的关系 | 第38-39页 |
5.3 小结 | 第39-40页 |
6 自研电磁泵铸造增压器叶轮应用研究 | 第40-45页 |
6.1 增压器叶轮服役条件及铸型特点 | 第40页 |
6.2 铝料熔化、除气工艺及铸型烘干工艺 | 第40-41页 |
6.2.1 铝料熔化 | 第40页 |
6.2.2 除气工艺 | 第40-41页 |
6.2.3 铸型烘干工艺 | 第41页 |
6.3 浇注工艺 | 第41-44页 |
6.3.1 升液速度的确定 | 第41-42页 |
6.3.2 充型压力的确定 | 第42页 |
6.3.3 充型速度的控制 | 第42页 |
6.3.4 结晶压力和保压时间的确定 | 第42-44页 |
6.4 小结 | 第44-45页 |
7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