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辐照及电气浮法处理炼油厂“三泥”水相的研究
1 前言 | 第1-18页 |
·国内外常用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1-15页 |
·物理法 | 第11-12页 |
·化学法 | 第12-13页 |
·生物化学法 | 第13页 |
·电化学法 | 第13-14页 |
·微波法 | 第14-15页 |
·油的分析测试 | 第15-18页 |
2 微波辐照法处理含油废水 | 第18-29页 |
·微波辐照的原理 | 第18-22页 |
·微波技术的发展及其特性 | 第18-19页 |
·液体在微波场中的行为 | 第19-20页 |
·微波破乳原理 | 第20-22页 |
·试验部分 | 第22-2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28页 |
·聚醚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PAC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24页 |
·不同絮凝剂对微波处理效果的影响原因 | 第24-25页 |
·微波处理时间的影响 | 第25页 |
·功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正交实验 | 第26-27页 |
·最佳条件下进行水样处理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3 电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 | 第29-47页 |
·电气浮处理含油废水原理 | 第29-32页 |
·电气浮工艺的主要特点 | 第29-30页 |
·实验机理 | 第30-31页 |
·影响电气浮效果的因素 | 第31-32页 |
·试验部分 | 第32-3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2-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5页 |
·可用电极特性测试 | 第33-38页 |
·铝电极特性测试 | 第33-35页 |
·石墨电极特性测试 | 第35-36页 |
·铁电极特性实验 | 第36-38页 |
·铁电极处理含油废水 | 第38-45页 |
·不同极板间距下铁电极的性能测试 | 第38页 |
·铁电极单、复式接法性能比较测试实验 | 第38-39页 |
·不同pH值对铁电极电气浮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电流强度对铁电极电气浮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絮凝剂的投加量对铁电极电气浮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电气浮法处理含油污水的正交实验 | 第42-44页 |
·最佳条件下进行水样处理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4 二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油 | 第47-62页 |
·原理及特点 | 第47-49页 |
·特点 | 第47页 |
·测定原理 | 第47-48页 |
·微乳状液 | 第48-49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9页 |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标准油的制备 | 第49-50页 |
·微乳液的制备 | 第50页 |
·空白试剂的制备 | 第50页 |
·含油污水的测定 | 第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61页 |
·乳化剂的选择 | 第50-52页 |
·炼油厂污水中油的吸收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 | 第52-53页 |
·标准油的吸收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 | 第53页 |
·Tween-80对测定的影响 | 第53-55页 |
·正丁醇对测定的影响 | 第55-56页 |
·盐酸浓度对测定的影响 | 第56页 |
·干扰因素 | 第56-59页 |
·硝酸根对测定的影响 | 第58页 |
·硫离子对测定的影响 | 第58页 |
·苯胺对测定的影响 | 第58-59页 |
·苯酚对测定的影响 | 第59页 |
·工作曲线及其线性范围 | 第59-60页 |
·方法的精密度 | 第60页 |
·方法的准确度 | 第60-61页 |
·加标回收 | 第60-61页 |
·和红外结果的比较 | 第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5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