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的研究

0. 导言第1-12页
 0.1 问题的提出第6-7页
 0.2 问题的界定及相关概念第7页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7-8页
 0.4 研究框架与内容安排第8-9页
 0.5 有关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及相关说明第9-12页
1. 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实行股票期权的理论背景第12-19页
 1.1 委托代理理论——兼评现有的理论解释第12-13页
 1.2 人力资本产权论——股票期权制度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产权要求第13-15页
 1.3 技术创新理论——以股票期权为报酬方式能够有效激励创新第15-17页
 1.4 小结第17-19页
2. 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第19-30页
 2.1 美国实行股票期权的现状与经验第19-23页
  2.1.1 美国股票期权制度的发展现状第19-20页
  2.1.2 美国的股票期权介绍第20-22页
  2.1.3 美国企业成功实行股票期权制度的原因分析第22-23页
 2.2 我国企业探索股票期权制度的实践第23-30页
  2.2.1 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探索第23-28页
   (一) 上海贝岭第24-26页
   (二) 武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第26-28页
  2.2.2 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实行股票期权存在的问题及评析第28-30页
3. 我国实行股票期权的制度环境分析第30-37页
 3.1 证券市场的效性讨论第30-31页
 3.2 公司治理机制的讨论第31-34页
  3.2.1 内部治理结构的残缺第31-32页
  3.2.2 控制权争夺市场第32-33页
  3.2.3 经理人才市场的缺乏第33-34页
 3.3 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基础第34-35页
 3.4 小结第35-37页
4. 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实行股票期权的对策研究第37-41页
 4.1 针对弱有效股市的研究(股票期权指标的设计)第37-38页
 4.2 针对法人治理机制的研究第38-40页
 4.3 股票期权的政策研究第40-41页
5. 关于实行股票期权制度的进一步思考第41-46页
 5.1 实行股票期权制度的激励效果分析第41-42页
 5.2 股票期权的分配问题讨论第42-43页
 5.3 股票期权自身的弊病第43-44页
 5.4 股票期权再定价问题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后记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限元软件“实验台”的构建
下一篇:我国网上证券交易经纪运营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