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农用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7-18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意义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二章 农用地整治的理论基础第20-28页
   ·农用地整治的内涵第20-24页
     ·农用地整治的定义第20-23页
     ·农用地整治的内容第23页
     ·农用地整治的原则第23-24页
   ·农用地整治的理论基础第24-28页
     ·土地供给理论第24-25页
     ·成本-收益理论第25-26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6页
     ·区位理论第26页
     ·系统理论第26-28页
第三章 农用地整治模型建立的方法与程序第28-46页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第28页
     ·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第28页
     ·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第28页
     ·系统与部分结合原则第28页
   ·农用地整治效益体系分析第28-30页
     ·农用地整治的经济效益第29页
     ·农用地整治的社会效益第29页
     ·农用地整治的生态效益第29-30页
     ·农用地整治的景观效益第30页
     ·农用地整治的综合效益第30页
   ·利益相关者分析第30-33页
     ·经济人假设第30-31页
     ·利益相关者第31-32页
     ·博弈分析第32-33页
   ·评价指标的内涵及建立第33-35页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第35-41页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的方法和程序第35-37页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第37-41页
   ·农用地整治效益评价中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第41-44页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第41-42页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第42-43页
     ·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第43-44页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运用第44页
   ·评价指标分值的确定第44-46页
     ·单项指数的计算第44-45页
     ·综合指数的计算第45-46页
第四章 实例论证第46-67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46页
   ·案例的选取及其概述第46-49页
     ·项目的概述第46-48页
     ·项目所在区的概述第48-49页
   ·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及计算过程第49-55页
     ·经济效益数据第49-51页
     ·社会效益数据第51-53页
     ·生态效益数据第53-54页
     ·综合效益数据统计第54-55页
   ·指标矩阵权重构建和数据统计评价第55-57页
   ·效益评价模型的应用第57-62页
   ·农用地整治效益分值确定和结果分析第62-67页
     ·农用地整治效益评价分值计算方法第62-63页
     ·农用地整治效益等级的确定第63页
     ·分值计算第63-65页
     ·结果分析第65-67页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2-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有完工期和工装数量约束的平行机调度方法
下一篇:广州市经营性用地供给机制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