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本研究的一般思考 | 第1-26页 |
1.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8页 |
1.2.1 性别(sex & gender) | 第16页 |
1.2.2 Sapir-Whorf假说 | 第16-17页 |
1.2.3 性别歧视 | 第17页 |
1.2.4 性别文化与性别语言 | 第17-18页 |
1.3 性别语言研究的简要回顾 | 第18-22页 |
1.3.1 性别语言差异的研究状况 | 第18-19页 |
1.3.2 性别歧视的研究状况 | 第19-20页 |
1.3.3 性别语言研究的内容及主要观点 | 第20页 |
1.3.3.1 语言的性别歧视及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1.3.3.2 言语的性别差异 | 第21-22页 |
1.3.3.3 语言的性别歧视及言语的性别差异的原因 | 第22页 |
1.4 性别歧视的成因 | 第22-26页 |
1.4.1 社会因素 | 第22-23页 |
1.4.2 文化因素 | 第23-24页 |
1.4.3 心理因素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2 性别歧视的语义特征 | 第26-39页 |
2.1 语义成分 | 第27-28页 |
2.1.1 职业名词的语义成分 | 第27页 |
2.1.2 近义词的语义成分 | 第27-28页 |
2.2 语义搭配 | 第28-31页 |
2.2.1 常规搭配 | 第28-30页 |
2.2.2 特殊搭配 | 第30-31页 |
2.3 语义变化 | 第31-39页 |
2.3.1 语义扩大 | 第31-32页 |
2.3.2 语义缩小 | 第32-33页 |
2.3.3 语义贬降 | 第33页 |
2.3.3.1 单个词 | 第33-34页 |
2.3.3.2 成对词 | 第34-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3 性别歧视的词汇特征 | 第39-49页 |
3.1 熟语 | 第39-42页 |
3.1.1 谚语 | 第39页 |
3.1.1.1 贬低女性的谚语 | 第39-40页 |
3.1.2 俗语 | 第40页 |
3.1.2.1 喻食物 | 第40页 |
3.1.2.2 喻植物 | 第40-41页 |
3.1.2.3 喻动物 | 第41-42页 |
3.2 委婉语 | 第42-43页 |
3.2.1 性禁忌的委婉语 | 第42-43页 |
3.2.2 月经的委婉语 | 第43页 |
3.2.3 怀孕的委婉语 | 第43页 |
3.3 名称 | 第43-49页 |
3.3.1 名字的文化内涵 | 第44页 |
3.3.1.1 名字的长短 | 第44页 |
3.3.1.2 名字的含义 | 第44-45页 |
3.3.1.3 名字的短暂性 | 第45页 |
3.3.2 名字的称呼 | 第45-47页 |
3.3.3 名字的作用 | 第47页 |
3.3.3.1 男性名字 | 第47页 |
3.3.3.2 女性名字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性别歧视的句法与构词法特征 | 第49-59页 |
4.1 构词法 | 第49-53页 |
4.1.1 复合法 | 第49-50页 |
4.1.2 派生法 | 第50页 |
4.1.2.1 阴性后缀 | 第50-51页 |
4.1.2.2 阳性后缀 | 第51-53页 |
4.2 词类 | 第53-59页 |
4.2.1 名词 | 第53页 |
4.2.1.1 贬损女性 | 第53-54页 |
4.2.1.2 强阳性 | 第54-55页 |
4.2.2 代词 | 第55页 |
4.2.2.1 阳性代词 | 第55-56页 |
4.2.2.2 发展趋势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5 结束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