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经济法论文--国际投资法论文

国际投资待遇论

前言第1-16页
第一章 国际投资待遇概论第16-48页
 第一节 国际投资待遇的体系架构第16-20页
  一、 外国投资者待遇标准的体系架构第16-17页
  二、 国际投资待遇标准的法律价值第17-18页
  三、 国际投资保护的制度内容与法律价值第18-20页
 第二节 国际投资待遇的适用主体、对象和范围第20-38页
  一、 国际投资待遇的适用主体第20-27页
  二、 国际投资待遇的适用对象第27-37页
  三、 国际投资待遇的适用范围第37-38页
 第三节 国际投资与贸易待遇标准之比较第38-48页
  一、 投资与贸易待遇标准差异性的根源第38-40页
  二、 投资与贸易待遇标准的具体差异第40-45页
  三、 投资与贸易待遇标准的相互支持与协调第45-48页
第二章 最惠国待遇标准与国民待遇标准(Ⅰ)第48-59页
 第一节 最惠国待遇标准的法律价值与适用机制第48-51页
  一、 最惠国待遇标准的基本含义与法律价值第48页
  二、 最惠国待遇标准的适用机制与“同类规则”第48-51页
 第二节 国民待遇标准的法律价值与适用机制第51-53页
  一、 国民待遇标准的法律价值与适用机制第51-52页
  二、 国民待遇标准的适用机制与“同类规则”第52-53页
 第三节 国民待遇与最惠国待遇标准条款第53-59页
  一、 国民待遇与最惠国待遇条款的模式第53-54页
  二、 国民待遇标准与最惠国待遇标准的关系第54-56页
  三、 国民待遇与最惠国待遇标准条款中的“选择条款”第56-59页
第三章 最惠国待遇标准与国民待遇标准(Ⅱ)第59-79页
 第一节 最惠国待遇标准、国民待遇标准与公平、公正待遇标准的关系第59-63页
  一、 公平、公正待遇标准第59-61页
  二、 三项待遇标准之间的应然关系第61-63页
 第二节 最惠国待遇标准、国民待遇标准与非歧视待遇标准的关系第63-66页
  一、 非歧视待遇标准的概念界定第63-64页
  二、 与最惠国待遇标准和国民待遇标准的关系第64-66页
 第三节 国民待遇标准与国际最低标准第66-79页
  一、 国际最低标准的概念理解第66-71页
  二、 国民待遇标准与国际最低标准之争的实质第71-73页
  三、 国民待遇标准适用于国际投资领域的现实分析第73-79页
第四章 最惠国待遇标准与国民待遇标准(Ⅲ)第79-114页
 第一节 优惠待遇、差别待遇与歧视待遇第79-84页
  一、 概念理解分歧的现实存在第79-81页
  二、 作为法律概念的特定化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应然关系与界定标准第81-84页
 第二节 国民待遇标准的例外第84-109页
  一、 标准与其例外之间基本关系的界定第84-86页
  二、 优惠待遇——作为国民待遇标准的例外第86-97页
  三、 差别待遇——作为国民待遇标准的例外第97-109页
 第三节 最惠国待遇标准的例外第109-114页
  一、 最惠国待遇标准的例外情形第109-111页
  二、 优惠待遇、差别待遇和歧视待遇与最惠国待遇标准的关系第111-114页
第五章 国际投资保护制度第114-148页
 第一节 国有化与征收第114-123页
  一、 征收与国有化的概念和类型第114-115页
  二、 征收与国有化的政治、法律基础第115-116页
  三、 征收与国有化的条件第116-118页
  四、 征收或国有化的补偿及其标准第118-123页
 第二节 特许协议第123-133页
  一、 特许协议的概念与类型第123-125页
  二、 特许协议的法律性质第125-128页
  三、 特许协议的法律效力第128-130页
  四、 特许协议的法律适用第130-133页
 第三节 国际投资保险第133-148页
  一、 国际投资中政治风险的现实存在和影响第133页
  二、 国际投资保险制度的类型第133-135页
  三、 国际投资保险制度的内容第135-148页
第六章 外商投资国民待遇基本问题第148-161页
 第一节 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的态势第148-150页
  一、 国际直接投资自由化趋势与国民待遇第148-149页
  二、 我国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的态势第149-150页
 第二节 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标准的认识误区第150-161页
  一、 国民待遇标准的适用主体第150-154页
  二、 “超国民待遇”与“非国民待遇”第154-156页
  三、 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标准与加入WTO的关系第156-161页
第七章 外商投资国民待遇与我国企业立法模式转型第161-202页
 第一节 外商投资国民待遇与我国企业立法模式转型的关系第161-172页
  一、 国民待遇标准的法律价值与实现机制的特定要求第161-162页
  二、 我国传统企业划分标准与立法模式第162-165页
  三、 企业间法律地位与待遇的差异第165-172页
 第二节 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划分标准及其立法模式第172-184页
  一、 独资企业第173-174页
  二、 合伙企业第174-176页
  三、 公司制企业第176-184页
 第三节 我国企业立法模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84-202页
  一、 我国企业划分标准与立法模式的现状第184-198页
  二、 内资企业划分标准与立法模式市场化的主体思路第198-200页
  三、 外商投资企业划分标准与立法模式市场化的思路第200页
  四、 内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划分标准与立法模式的统一化第200-202页
结论第202-211页
参考资料第211-219页

论文共2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维干涉检验系统及其在励磁装置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公路汽车轴重合理限值技术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