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4页 |
| CURRICULUM VITAE | 第4-6页 |
| 摘要 | 第6-9页 |
| ABSTRACT | 第9-17页 |
| 第一章 概述 | 第17-38页 |
| ·引言 | 第17-18页 |
| ·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强制周期操作 | 第18-20页 |
| ·基本概念与术语 | 第18页 |
| ·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强制周期操作的分类与优点 | 第18-19页 |
| ·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强制周期操作在动态技术中的地位 | 第19-20页 |
| ·固定床催化反应器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 | 第20-25页 |
| ·固定床催化反应器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原理 | 第20-22页 |
| ·固定床催化反应器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的特点 | 第22-23页 |
| ·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催化反应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23-24页 |
| ·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催化反应技术提出的问题 | 第24-25页 |
| ·前人工作的综述 | 第25-37页 |
| ·理论研究 | 第25-27页 |
| ·实验研究 | 第27-33页 |
| ·工业化情况 | 第33页 |
| ·反应器的模型化研究 | 第33-35页 |
| ·小结 | 第35-37页 |
| ·对整个研究工作的设想 | 第37-38页 |
| 第二章 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的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反应器模型 | 第38-55页 |
| ·化学反应器的模型化 | 第38-39页 |
| ·建立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39-40页 |
| ·催化剂床层非定态非均相数学模型 | 第40-42页 |
| ·模型方程的进一步简化 | 第42-43页 |
| ·床层两端填充惰性填料时反应器的数学模型 | 第43-46页 |
| ·模型参数的计算 | 第46-50页 |
| ·反应动力学方程与参数 | 第46-47页 |
| ·流体物性 | 第47-48页 |
| ·催化剂的几何与物性参数 | 第48页 |
| ·惰性填料的几何与物性参数 | 第48-49页 |
| ·催化剂床层几何与传递参数 | 第49页 |
| ·惰性填料床层几何与传递参数 | 第49页 |
| ·反应器几何尺寸 | 第49-50页 |
| ·模型的数值解法 | 第50-53页 |
| ·固相热量衡算偏微分方程的轴向差分 | 第50-52页 |
| ·常微分方程组的求解 | 第52-53页 |
| ·程序设计框图 | 第53页 |
| ·结论 | 第53-55页 |
| 第三章 催化剂固定床轴向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55-82页 |
| ·前人的研究工作 | 第55-61页 |
| ·拟均相定态模型的传热参数 | 第55-57页 |
| ·非均相非定态模型的传热参数 | 第57-59页 |
| ·固定床轴向传热特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59-61页 |
| ·理论分析 | 第61-68页 |
| ·热响应技术 | 第61-62页 |
| ·固定床轴向传热的非定态模型 | 第62-63页 |
| ·传递函数 | 第63页 |
| ·模型参数的估计 | 第63-68页 |
| ·实验工作 | 第68-70页 |
| ·实验流程与装置 | 第68-69页 |
| ·实验材料 | 第69页 |
| ·实验步骤、条件 | 第69页 |
| ·热响应曲线的实验测定结果 | 第69-70页 |
| ·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及讨论 | 第70-81页 |
| ·物性数据和反应器的几何尺寸 | 第70-72页 |
| ·模型参数估计 | 第72-73页 |
| ·α_(ax)和h_p的置信区间 | 第73-78页 |
| ·α_(ax)和h_p的估计值 | 第78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78-80页 |
| ·不同模型轴向有效导热系数的比较 | 第80-81页 |
| ·结论 | 第81-82页 |
| 第四章 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反应器的实验研究 | 第82-1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82-86页 |
| ·实验所用的设备 | 第82-83页 |
| ·数据采集方法 | 第83-84页 |
| ·前人的实验结果 | 第84-86页 |
| ·小结 | 第86页 |
| ·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实验研究 | 第86-96页 |
| ·实验反应器 | 第86-88页 |
| ·实验流程 | 第88-90页 |
| ·实验数据采集 | 第90-93页 |
| ·实验步骤 | 第93-96页 |
| ·实验内容及条件 | 第96页 |
| ·实验结果 | 第96页 |
| ·对实验结果的讨论 | 第96-109页 |
| ·操作参数变化对床层瞬态轴向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96-101页 |
| ·操作参数对热波移动速度的影响 | 第101-105页 |
| ·操作参数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 ·原料气浓度对反应器正常操作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 ·反应器两端填充惰性填料对反应器操作特性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 ·结论 | 第109-111页 |
| 第五章 实验反应器的性能模拟与参数修正 | 第111-126页 |
| ·实验室固定床反应器的数学模型 | 第111-113页 |
| ·催化剂床层的数学模型 | 第111-112页 |
| ·管壁热量衡算方程 | 第112-113页 |
| ·床层两端惰性段的模型方程 | 第113页 |
| ·实验室固定床反应器的性能模拟 | 第113-115页 |
| ·模型参数计算 | 第113-114页 |
| ·用实验测定的模型参数进行模拟的结果与讨论 | 第114-115页 |
| ·传热参数的判识 | 第115-117页 |
| ·动力学模型的判识 | 第117-122页 |
| ·动力学模型参数修正后模拟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122-125页 |
| ·结论 | 第125-126页 |
| 第六章 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工业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反应器模拟与分析 | 第126-145页 |
| ·工业反应器的非定态模型 | 第126页 |
| ·工况分析 | 第126-136页 |
| ·床层初始温度的影响 | 第126-128页 |
| ·原料气温度的影响 | 第128-130页 |
| ·换向周期的影响 | 第130-132页 |
| ·原料气浓度的影响 | 第132-134页 |
| ·气速的影响 | 第134页 |
| ·综合分析 | 第134-136页 |
| ·床层两端填充惰性填料对反应器操作性能的影响 | 第136-140页 |
| ·原料气浓度波动对反应器操作性能的影响 | 第140-143页 |
| ·结论 | 第143-145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145-147页 |
| 符号说明 | 第147-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2-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