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概述 | 第8-10页 |
| ·分集增益 | 第8-10页 |
| ·复用增益 | 第10页 |
| ·MIMO 系统的主要指标 | 第10页 |
| ·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 第10-13页 |
| 第二章 MIMO 信道特性及信道容量 | 第13-23页 |
| ·无线衰落信道的传播特性 | 第13-16页 |
| ·多径时延扩展引起的衰落效应 | 第13-14页 |
| ·多普勒频移引起的衰落效应 | 第14-15页 |
| ·常用的信道模型 | 第15-16页 |
| ·MIMO 系统容量分析 | 第16-23页 |
| ·MIMO 系统模型 | 第16-17页 |
| ·MIMO 的信道容量 | 第17-23页 |
| ·恒参信道的信道容量 | 第18-19页 |
| ·随参信道的信道容量 | 第19-20页 |
| ·系统容量仿真结果 | 第20-23页 |
| 第三章 垂直空时码系统(V-BLAST)及其性能分析 | 第23-33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V-BLAST 系统模型 | 第23-24页 |
| ·V-BLAST 系统信道容量分析 | 第24-25页 |
| ·V-BLAST 系统的常用检测算法 | 第25-29页 |
| ·迫零(ZF)检测算法 | 第26-27页 |
| ·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 | 第27-29页 |
| ·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29-31页 |
| ·不同调制方式对检测性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 ·ZF 检测算法和 MMSE 检测算法的性能比较 | 第30页 |
| ·收发天线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MIMO 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 | 第33-45页 |
| ·线性预均衡算法 | 第33-34页 |
| ·THP 算法 | 第34-36页 |
| ·矢量预编码算法 | 第36-40页 |
| ·基于格译码的矢量预编码基本原理 | 第36-38页 |
| ·基于格约简辅助的矢量预编码 | 第38-40页 |
| ·各种预编码算法仿真结果及性能比较 | 第40-45页 |
| ·仿真系统结构及参数描述 | 第40页 |
| ·仿真结果及性能比较 | 第40-45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45-47页 |
| ·本文小结 | 第45页 |
| ·下一步工作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附录 | 第52-54页 |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