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 ·博弈论及合作博弈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关于产业链的合作博弈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煤电产业链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8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2 相关理论 | 第18-27页 |
| ·产业链 | 第18-24页 |
| ·产业链的形成与界定 | 第18-22页 |
| ·煤电产业链的含义及特性 | 第22-23页 |
| ·产业链的经济效益 | 第23-24页 |
| ·博弈论 | 第24-27页 |
| ·博弈论的定义及基本要素 | 第24-25页 |
| ·博弈论的分类 | 第25-26页 |
| ·纳什均衡 | 第26-27页 |
| 3 影响煤电产业链企业间合作的关键因素 | 第27-33页 |
| ·我国煤炭供需情况 | 第27-28页 |
| ·简化的煤电产业链 | 第28页 |
| ·煤、电企业现有合作模式 | 第28-30页 |
| ·影响煤电企业合作的关键因素 | 第30-33页 |
| 4 煤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博弈模型及分析 | 第33-45页 |
|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 第33页 |
| ·Stakelberg 模型建模 | 第33-37页 |
| ·模型假设 | 第34-35页 |
| ·卖方市场条件下的收益分析 | 第35-36页 |
| ·买方市场条件下的收益分析 | 第36页 |
| ·算例分析 | 第36-37页 |
| ·合作博弈模型建模 | 第37-40页 |
| ·模型假设及求解 | 第37-39页 |
| ·算例分析 | 第39-40页 |
| ·Rubinstein-Stahl 讨价还价模型建模 | 第40-45页 |
| ·模型假设 | 第41-42页 |
| ·模型求解 | 第42-44页 |
| ·算例分析 | 第44-45页 |
| 5 煤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关系的改善路径 | 第45-52页 |
| ·煤电产业市场的完善 | 第45-47页 |
| ·重构煤电产业链 | 第45-46页 |
| ·建立开放的、适度竞争的煤电产业链环境 | 第46页 |
| ·推动产业生命阶段的合理演进 | 第46-47页 |
| ·煤电产业链合作机制的建立 | 第47-50页 |
| ·利益调节机制 | 第47-48页 |
| ·竞争定价机制 | 第48页 |
| ·沟通信任机制 | 第48-49页 |
| ·监督激励机制 | 第49页 |
| ·产业链断裂链条的接通机制 | 第49-50页 |
| ·完善煤电产业链合作关系的相关产业政策 | 第50-52页 |
| ·推进电力企业改革,真正放开电煤价格 | 第50-51页 |
| ·加强煤炭运输市场的监管,培育煤炭第三方物流公司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作者简历 | 第56-5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