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植物防御素的研究进展概述 | 第12-21页 |
·植物防御素的结构特点及分类 | 第12-15页 |
·植物防御素的氨基酸组成 | 第12页 |
·植物防御素的空间结构 | 第12-14页 |
·植物防御素的分类 | 第14-15页 |
·植物防御素的合成及表达 | 第15-16页 |
·植物防御素的生物合成 | 第15页 |
·植物防御素的表达及调控 | 第15-16页 |
·植物防御素的产生机理和作用机制 | 第16-18页 |
·植物防御素的产生机理 | 第16-17页 |
·植物防御素的作用机制 | 第17-18页 |
·拟南芥中的植物防御素 | 第18-20页 |
·植物防御素的基因工程研究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植物防御素基因的预测和序列分析 | 第21-26页 |
·数据的获得方法 | 第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6页 |
·植物中预测出的防御素基因特征 | 第22-23页 |
·植物防御素的信号肽分析 | 第23页 |
·植物防御素基因间的氨基酸序列比对 | 第23-24页 |
·不同植物间防御素的进化关系 | 第24-26页 |
第四章 葡萄防御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6-40页 |
·分析方法 | 第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40页 |
·葡萄防御素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 第26-27页 |
·葡萄防御素氨基酸序列翻译后的磷酸化修饰预测 | 第27-28页 |
·信号肽的预测和分析 | 第28-30页 |
·葡萄防御素氨基酸序列疏水性/亲水性的预测和分析 | 第30-31页 |
·不同葡萄防御素跨膜结构域的预测和分析 | 第31-33页 |
·葡萄防御素的二级结构预测 | 第33页 |
·葡萄防御素功能结构域分析 | 第33-34页 |
·葡萄防御素的基因组信息 | 第34-35页 |
·四种葡萄防御素的电子表达谱分析 | 第35-36页 |
·葡萄防御素与拟南芥防御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 | 第36页 |
·葡萄防御素与拟南芥防御素2 家族的内含子序列比较 | 第36-37页 |
·葡萄防御素启动子分析 | 第37-40页 |
第五章 葡萄防御素的克隆 | 第40-50页 |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植物材料 | 第40页 |
·主要药品 | 第40页 |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第40-41页 |
·主要仪器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7页 |
·葡萄各器官 RNA 提取 | 第41-42页 |
·RNA 的纯化 | 第42页 |
·DNA 的消化 | 第42-43页 |
·RNA 反转录成cDNA | 第43-44页 |
·引物设计 | 第44页 |
·PCR 扩增 | 第44-45页 |
·凝胶回收 | 第45页 |
·连接反应 | 第45-46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46页 |
·转化反应 | 第46-47页 |
·菌液 PCR | 第47页 |
·质粒的提取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0页 |
·RNA 提取 | 第47-48页 |
·PCR 结果 | 第48-49页 |
·转化的平板 | 第49页 |
·测序结果 | 第49页 |
·质粒提取结果 | 第49-50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附录 | 第57-86页 |
附录1 115 种植物防御素基因的特征及它们的序列分析 | 第57-68页 |
附录2 植物防御素基因间的氨基酸序列比对 | 第68-70页 |
附录3 葡萄防御素氨基酸序列翻译后的磷酸化修饰预测 | 第70-71页 |
附录4 葡萄防御素氨基酸序列信号肽的预测分析 | 第71-72页 |
附录5 葡萄防御素的疏水性/亲水性预测 | 第72-73页 |
附录6 葡萄防御素二级结构的预测 | 第73-74页 |
附录7 葡萄防御素的内含子序列 | 第74-76页 |
附录8 VvPDF1 和VvPDF2 在1 号染色体上的位置比较 | 第76-77页 |
附录9 拟南芥防御素2 家族基因内含子序列 | 第77-78页 |
附录10 葡萄防御素启动子分析 | 第78-83页 |
附录11 葡萄防御素基因的测序结果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