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与对象 | 第10-15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 | 第16-20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第20-40页 |
·相关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第20-28页 |
·吸收能力理论研究进展 | 第28-40页 |
第三章 中国地区FDI 吸收能力评价 | 第40-65页 |
·中国地区FDI 吸收能力概念模型的提出 | 第40-43页 |
·中国地区FDI 吸收能力的具体构成要素和指标 | 第43-48页 |
·中国地区FDI 吸收能力指数的生成方法 | 第48-50页 |
·中国各地区FDI 吸收能力指数的测算 | 第50-59页 |
·中国各地区FDI 吸收能力的简要分析 | 第59-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FDI 吸收能力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65-93页 |
·基于吸收能力的内生增长模型 | 第65-72页 |
·中国各地区TFP 的测定 | 第72-78页 |
·知识存量R&D、人力资本与TFP 关系的检验 | 第78-85页 |
·技术能力与TFP 关系的检验 | 第85-87页 |
·技术能力、制度能力与TFP 关系的检验 | 第87-89页 |
·技术能力和制度能力的交互作用与TFP 关系的检验 | 第89-90页 |
·FDI 吸收能力与TFP 关系的检验 | 第90-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五章 控制FDI 吸收能力内生性的再检验 | 第93-113页 |
·FDI 吸收能力内生性问题的提出和基本解决办法 | 第93-97页 |
·若干工具变量的探索 | 第97-100页 |
·采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的检验 | 第10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六章 FDI 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 | 第113-126页 |
·FDI 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地区差异性 | 第113-120页 |
·FDI 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及其测量 | 第120-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第七章 地区FDI 吸收能力内部结构的类型划分及提升途径 | 第126-200页 |
·地区FDI 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7-131页 |
·基于吸收能力内部结构的类型划分 | 第131-141页 |
·中部地区FDI 吸收能力及其提升途径 | 第141-153页 |
·西部地区FDI 引进能力及其提升途径 | 第153-182页 |
·东部地区基于FDI 创新能力及其提升途径 | 第182-19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9-200页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第200-20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第200-202页 |
·本文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 | 第202-204页 |
参考文献 | 第204-213页 |
致谢 | 第213-21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