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工艺美术理论论文--工艺美术评论、欣赏论文

春节文化符号的再设计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绪言第9-16页
   ·研究背景第9-12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流失第9-11页
     ·中国传统节日的地位、功能和意义第11页
     ·中国节假日系统的调整第11-12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第12页
     ·通过设计观念倡导新的节日生活方式第12-13页
   ·研究现状和视角第13-14页
     ·研究现状第13页
     ·研究视角第13-14页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第14-15页
     ·春节第14页
     ·文化符号第14页
     ·再设计第14-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春节与文化符号学第16-32页
   ·春节的历史流变及其内涵第16-27页
     ·春节的形成和历史流变第16-20页
     ·春节的节日特征和构成内容第20-26页
     ·春节在现代社会中的心理功能第26-27页
   ·文化符号学概述及相关概念第27-30页
     ·概述第27-28页
     ·符号域第28-29页
     ·文本第29-30页
     ·边界第30页
   ·用文化符号学分析春节的目的和意义第30-31页
     ·目的第30页
     ·意义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春节文化的文化符号学解析第32-43页
   ·文化符号学观下的春节第32-35页
     ·春节文化符号和符号集第32-33页
     ·中国文化符号域与春节文化符号的关系和互动第33-35页
   ·春节文化符号的时空结构第35-38页
     ·春节文化符号集的时间特征第35-37页
     ·春节文化符号集的空间结构第37-38页
   ·影响春节文化符号意义的社会文化符号域第38-42页
     ·中国日常生活的特征第38-40页
     ·春节文化符号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冲突第40-41页
     ·寻找春节文化符号与现代生活的意义对接第41-42页
     ·春节文化符号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迫切需要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春节文化符号的再设计第43-64页
   ·春节文化符号的创新第43-45页
     ·文化符号学的创新机制第43-44页
     ·春节文化符号的再设计基础第44-45页
   ·东西方节日比较第45-50页
     ·日本的新年习俗第45-47页
     ·圣诞节第47-50页
   ·春节文化符号集的结构调整第50-57页
     ·春节文化符号相互关系的重新组织第50-52页
     ·春节文化符号具体内容的重新设定第52-55页
     ·春节文化符号体系模型第55-57页
   ·春节文化符号再设计的设计理念第57-63页
     ·春节文化符号的时代意解和重新演绎第58-59页
     ·核心符号的提炼和观念辐射第59页
     ·整合的再设计观第59-61页
     ·符号的再设计必须与营销相结合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春节文化符号再设计的地域性—以无锡为例第64-71页
   ·无锡的地域文化特色第64页
     ·无锡和吴文化第64页
     ·无锡的稻作文化第64页
   ·特有生活形态促成特有的符号第64-65页
     ·田神第64-65页
     ·三官第65页
   ·具有特色的春节文化符号形式第65-67页
     ·无锡传统的春节文化符号第65-66页
     ·符号的地域特色第66-67页
   ·再设计分析第67-70页
     ·无锡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导致无锡人日常生活的变化第67-69页
     ·再设计中春节文化符号地域特色的体现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结语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代淄博民间陶瓷的时代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文化交融背景下的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