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扫描图像拼接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表目录 | 第1-8页 |
图目录 | 第8-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6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GIS的应用情况 | 第11-12页 |
·地形图数字化的重要地位 | 第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数字地形图的表示方法 | 第12-13页 |
·数字地形图的生成方法 | 第13-14页 |
·主要内容 | 第14页 |
·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地形图的数字化采集 | 第16-22页 |
·扫描设备 | 第16-18页 |
·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不同分类标准 | 第17页 |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 第17-18页 |
·提高扫描图像质量的策略 | 第18-20页 |
·扫描仪的选取 | 第18-19页 |
·扫描仪参数设置 | 第19-20页 |
·扫描后的图像处理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图像拼接处理方法的研究 | 第22-27页 |
·图像拼接的基本原理 | 第22-23页 |
·图像拼接的定义 | 第22页 |
·坐标变换模型 | 第22-23页 |
·图像拼接的处理流程 | 第23-24页 |
·图像拼接的方法 | 第24-27页 |
·基于控制点 | 第24页 |
·基于公共配准点 | 第24-25页 |
·基于整体平差 | 第25页 |
·基于匹配 | 第25-26页 |
·结论 | 第26-27页 |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27-54页 |
·系统的处理流程 | 第27-28页 |
·系统的人工拼接处理 | 第28-36页 |
·图像坐标变换处理 | 第28-34页 |
·图像坐标系转换处理 | 第34-35页 |
·图像象素点位置的插值处理 | 第35-36页 |
·图像象素点灰度的插值处理 | 第36页 |
·系统的自动拼接处理 | 第36-39页 |
·算法选择 | 第36页 |
·算法分析 | 第36-37页 |
·算法改进 | 第37页 |
·算法实现 | 第37-39页 |
·系统的显示处理 | 第39-45页 |
·提高图像显示效率 | 第39-41页 |
·显示速度优化 | 第41-42页 |
·无闪烁漫游 | 第42-44页 |
·显示效果优化 | 第44-45页 |
·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45-49页 |
·系统的模块设计 | 第49-52页 |
·模块组成 | 第49-50页 |
·功能实现 | 第50-52页 |
·实验结果 | 第52页 |
·系统的特点 | 第52-5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总结 | 第54页 |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作者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