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塔斜拉桥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矮塔斜拉桥的起源 | 第12-16页 |
| ·矮塔斜拉桥的发展现状 | 第16-20页 |
| ·国外矮塔斜拉桥的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 ·国内矮塔斜拉桥的发展现状 | 第18-20页 |
| ·矮塔斜拉桥的体系分类和结构特点 | 第20-22页 |
| ·矮塔斜拉桥的体系分类 | 第20-21页 |
| ·矮塔斜拉桥的结构特点 | 第21-22页 |
| ·矮塔斜拉桥的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22-25页 |
| ·矮塔斜拉桥的施工和成桥阶段分析 | 第22-23页 |
| ·矮塔斜拉桥索塔优化 | 第23页 |
| ·矮塔斜拉桥混凝土宽箱梁剪力滞效应 | 第23-24页 |
| ·矮塔斜拉桥全桥结构动力特性 | 第24-25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有限元理论和箱梁设计理论 | 第29-49页 |
| ·有限元理论 | 第29-40页 |
| ·有限元发展历史、现状及应用前景 | 第29-35页 |
| ·有限单元法的理论基础简介 | 第35-37页 |
| ·有限元法分析过程概述 | 第37-40页 |
| ·箱梁设计理论 | 第40-48页 |
| ·箱梁结构特点 | 第40-41页 |
| ·箱梁受力特点 | 第41-44页 |
| ·箱梁剪力滞 | 第44-46页 |
| ·箱梁畸变 | 第46-48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 第三章 灵江大桥平面分析及索塔优化分析 | 第49-71页 |
| ·灵江大桥工程概况 | 第49-52页 |
| ·平面梁单元建模简介 | 第52-53页 |
| ·灵江大桥平面分析 | 第53-61页 |
| ·单塔最大双悬臂工况 | 第54-55页 |
| ·半桥合拢工况 | 第55-57页 |
| ·全桥成桥恒载工况 | 第57-59页 |
| ·单跨4车道活载工况 | 第59-61页 |
| ·索塔优化分析 | 第61-70页 |
| ·合理索力的优化方法简述 | 第61-63页 |
| ·塔高优化分析简述 | 第63页 |
| ·塔高降低优化分析 | 第63-66页 |
| ·塔高升高优化分析 | 第66-70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
| 第四章 灵江大桥空间分析 | 第71-86页 |
| ·空间分析的必要性 | 第71-72页 |
| ·空间实体模型建模要点 | 第72-77页 |
| ·三维空间实体模型简介 | 第73-76页 |
| ·斜拉索的模拟 | 第76-77页 |
| ·边界条件模拟和活载施加 | 第77页 |
| ·箱梁空间分析 | 第77-85页 |
| ·边跨活载正载、偏载工况 | 第78-81页 |
| ·次中跨活载正载、偏载工况 | 第81-83页 |
| ·中跨活载正载、偏载工况 | 第83-85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85-86页 |
| 第五章 灵江大桥动力特性分析 | 第86-99页 |
| ·平面、空间模型动力特性对比分析 | 第86-88页 |
| ·矮塔斜拉及连续刚构的平面模型动力特性对比分析 | 第88-98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98-9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2页 |
| ·结论 | 第99-100页 |
| ·展望 | 第100-102页 |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