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ar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氢的应用与制取 | 第10-12页 |
1.2.1 氢的应用 | 第10-12页 |
1.2.2 氢的制取 | 第12页 |
1.3 电解析氧 | 第12-14页 |
1.3.1 电解水原理 | 第12-13页 |
1.3.2 阳极析氧原理 | 第13-14页 |
1.4 析氧电极 | 第14-21页 |
1.4.1 析氧电极的选择 | 第14-15页 |
1.4.2 析氧电极的的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1-23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3-26页 |
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第23-24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3 催化剂表征 | 第24-26页 |
2.3.1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24-25页 |
2.3.2 物理表征 | 第25-26页 |
3 铁镍合金纳米颗粒镶嵌的多级孔氮掺杂碳催化剂的制备及析氧性能研究 | 第26-41页 |
3.1 引言 | 第26-2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3.2.1 铁镍合金纳米颗粒镶嵌的多级孔氮掺杂碳催化剂的制备 | 第27-28页 |
3.2.2 电化学活性测试和结构表征 | 第28-29页 |
3.3 结果及讨论 | 第29-39页 |
3.3.1 Fe_(0.64)Ni_(0.36)@NC催化剂的形貌表征 | 第29-30页 |
3.3.2 Fe_(0.64)Ni_(0.36)@NC催化剂的组成及结构分析 | 第30-33页 |
3.3.3 Fe_(0.64)Ni_(0.36)@NC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测试 | 第33-36页 |
3.3.4 Fe_(0.64)Ni_(0.36)@NC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 | 第36页 |
3.3.5 探究合金Fe_(0.64)Ni_(0.36)与单质Fe之间的协同作用 | 第36-37页 |
3.3.6 探究碳层厚度以及不同Fe/Ni比对Fe_(0.64)Ni_(0.36)@N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4 FeCo_2O_4-FeCo_2S_4/NF异质结构催化剂的制备及析氧性能研究 | 第41-55页 |
4.1 引言 | 第41-4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4.2.1 催化剂材料的制备 | 第42-43页 |
4.2.2 电化学测试和结构表征 | 第43-44页 |
4.3 结果及讨论 | 第44-53页 |
4.3.1 FeCo_2O_4-FeCo_2S_4/NF异质结构催化剂的形貌表征 | 第44-45页 |
4.3.2 FeCo_2O_4-FeCo_2S_4/NF异质结构催化剂组成及结构分析 | 第45-48页 |
4.3.3 FeCo_2O_4-FeCo_2S_4/NF异质结构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测试 | 第48-51页 |
4.3.4 FeCo_2O_4-FeCo_2S_4/NF异质结构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 | 第51-52页 |
4.3.5 不同硫化时间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52-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5 结论 | 第55-58页 |
5.1 铁镍合金纳米颗粒镶嵌的多级孔氮掺杂碳催化剂及析氧性能研究 | 第55-56页 |
5.2 FeCo_2O_4-FeCo_2S_4/NF异质结构催化剂及析氧性能研究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附录 | 第68-69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8页 |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