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1章 中国哲学的“诚”范畴 | 第10-17页 |
| ·宋代以前“诚”的范畴的形成与变迁 | 第10-13页 |
| ·“诚”的观念的初步形成及其内涵 | 第10-11页 |
| ·作为哲学范畴的“诚”的产生 | 第11-13页 |
| ·宋明儒学对“诚”的阐释 | 第13-17页 |
| 第2章 船山天道“实有”之“诚” | 第17-30页 |
| ·“实有”之天道:天道之诚 | 第18-27页 |
| ·有无、幽明之辨 | 第18-22页 |
| ·理气之辨 | 第22-27页 |
| ·“实有”之诚:天道与人道沟通之枢纽 | 第27-30页 |
| 第3章 船山以“诚”立性的人性论 | 第30-40页 |
| ·性合理欲立于“诚” | 第30-31页 |
| ·继善成性,性有善而无恶 | 第31-33页 |
| ·“性日生日成” | 第33-34页 |
| ·实有之人道:人道之诚 | 第34-40页 |
| ·“人道之诚”之基本内涵 | 第34-36页 |
| ·“诚明相资”以成性 | 第36-40页 |
| 第4章 船山立“诚”的思想价值和意义 | 第40-45页 |
| ·“诚之者,人之道”——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初步确立 | 第40-42页 |
| ·“依人而建极”——人的主体性精神的显扬 | 第42-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