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48页 |
第1节 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背景与发展 | 第8-11页 |
第2节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 第11-17页 |
·微孔结构的性质 | 第11-12页 |
·手性结构具有的特殊性质 | 第12-13页 |
·互穿结构具有的特殊性质 | 第13-16页 |
·其它特殊结构的性质 | 第16-17页 |
第3节 影响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因素 | 第17-25页 |
·配体对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影响 | 第18-22页 |
·金属离子对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影响 | 第22-23页 |
·阴离子对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影响 | 第23-24页 |
·溶剂对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影响 | 第24-25页 |
·其它因素对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影响 | 第25页 |
第4节 配位聚合物的分类 | 第25-29页 |
·刚性配体配位聚合物 | 第25-27页 |
·柔性配体配位聚合物 | 第27-28页 |
·柔性和刚性混合配体的配位聚合物 | 第28-29页 |
第5节 柔性配体的配位特点及研究现状 | 第29-36页 |
·柔性配体的配位特点 | 第30-33页 |
·互穿结构 | 第30-32页 |
·螺旋结构 | 第32-33页 |
·柔性配体配位聚合物的现状 | 第33-36页 |
第6节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结果 | 第36-39页 |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36-37页 |
·本课题的主要结果 | 第37-39页 |
第7节 本文所用的测试方法和表征手段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8页 |
第二章 由柔性二羧酸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 | 第48-78页 |
第1节 引言 | 第48-49页 |
第2节 化合物 Fe(oba) (1)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49-54页 |
第3节 化合物 Mn_2(oba)(OH)_2 (2)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54-58页 |
第4节 化合物 Zn(oba)(H_2O) ( 3 )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58-61页 |
第5节 化合物 Cu(oba)(H_2O) · 1/4 H_2O ( 4 )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61-66页 |
第6节 化合物 Zn(oba) (5)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66-70页 |
第7节 化合物 Co_2(oba)_2(EtOH) (6)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70-74页 |
第8节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第三章 由柔性二吡啶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 | 第78-108页 |
第1节 引言 | 第78-79页 |
第2节 化合物[Zn(bpp)Cl_2] (7),[Co(bpp)Cl_2] (8)的合成与表征 | 第79-82页 |
第3节 化合物[Cu(bpp)_3Cl_2·H_2O] (9),[Co(bpp)_3Cl_2·H_2O] (10)的合成与表征 | 第82-87页 |
第4节 化合物[Co(bpp)_2(H_2O)_2]·(bpp)·2(NO_3)·1/2(H_2O) (11)的合成与表征 | 第87-92页 |
第5节 化合物 Cd(bpp)_2Cl_2·2(DMF) (12)的合成与表征 | 第92-95页 |
第6节 化合物Zn_3O_3(bpp)_3·5/2(H_2O) (13)的合成与表征 | 第95-99页 |
第7节 化合物[Co(bpp)_2Cl_2]·1/2(H_2O) (14)的合成与表征 | 第99-104页 |
第8节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8页 |
第四章 由柔性二吡啶与二羧酸混合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 | 第108-142页 |
第1节 引言 | 第108-109页 |
第2节 化合物 Co(oba)(bpp) (15)的合成与表征 | 第109-116页 |
第3节 化合物 Co(oba)(bpp)·H_2O (16)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6-123页 |
第4节 化合物 Zn_2(oba)_2(bpp)_2 (17)的合成与表征 | 第123-131页 |
第5节 化合物 Cd_3(Cu_2Cl)(oba)_4(bpp)_4·(H_3O) (18)的合成与表征 | 第131-139页 |
第6节 本章小结 | 第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2-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
作者简历 | 第14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 | 第145-147页 |
中文摘要 | 第147-150页 |
英文摘要 | 第150-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