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3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论题的意义 | 第11-14页 |
·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 第14-30页 |
·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界定 | 第14-19页 |
·传统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分析 | 第19-25页 |
·服务业FDI与国际服务贸易关系的研究 | 第25-30页 |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30-34页 |
·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 第30-33页 |
·研究方法综述 | 第33-34页 |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34-36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34-35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35-36页 |
第2章 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脉络与现状分析 | 第36-50页 |
·美国服务贸易的阶段划分及特征 | 第36-41页 |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传统服务贸易占主导地位 | 第36-38页 |
·20世纪80年代,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显著 | 第38-39页 |
·1990年以来,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 第39-41页 |
·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41-50页 |
·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 第41-42页 |
·以高科技为先导的新兴服务业成为主要支柱 | 第42-44页 |
·服务贸易的出口方向日趋多元化 | 第44-45页 |
·新型的“服务外包”发展迅速 | 第45-47页 |
·“商业存在”成为服务贸易的主要形式 | 第47-50页 |
第3章 美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 | 第50-94页 |
·美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50-53页 |
·服务贸易BOP和FATS两套统计体系的综合运用 | 第50-52页 |
·美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2-53页 |
·美国服务业的国际市场出口能力评价 | 第53-84页 |
·美国服务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 第53-56页 |
·美国服务贸易的RCA指数分析 | 第56-71页 |
·美国服务贸易的TC指数分析 | 第71-84页 |
·美国服务业的FDI能力评价 | 第84-94页 |
·服务业FDI概念的界定及其发展趋势 | 第85-87页 |
·美国服务业FDI的增长率分析 | 第87-90页 |
·美国服务业FDI的行业结构分析 | 第90-94页 |
第4章 美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基础——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 | 第94-116页 |
·生产者服务业的概念界定和作用分析 | 第95-99页 |
·生产者服务业内涵和外延的界定 | 第95-96页 |
·生产者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96-98页 |
·生产者服务业的创新在经济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 第98-99页 |
·美国的生产者服务业对服务贸易的作用 | 第99-110页 |
·生产者服务业在服务贸易中的盈余呈递增趋势 | 第100-101页 |
·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构成美国服务贸易的基础 | 第101-106页 |
·生产者服务业的FDI是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直接动力 | 第106-110页 |
·美国的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 | 第110-116页 |
·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呈互动发展态势 | 第110-112页 |
·创意产业成为生产者服务业的新生力量 | 第112-113页 |
·生产者服务业的集群效应愈发明显 | 第113-116页 |
第5章 美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典型——以金融服务为案例的分析 | 第116-136页 |
·美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 第117-122页 |
·金融业的“全球性指向”特征突出 | 第117-119页 |
·动态创新的金融衍生市场发展迅速 | 第119-121页 |
·金融业的发展呈现出极强的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 | 第121-122页 |
·美国金融服务业主要部门的发展动态 | 第122-126页 |
·美国银行业的发展动态 | 第122-124页 |
·美国保险业的发展动态 | 第124-126页 |
·美国金融服务在其服务贸易中的地位 | 第126-131页 |
·跨境金融服务在美国服务贸易中的地位 | 第126-128页 |
·跨境保险服务在美国服务贸易中的地位 | 第128-129页 |
·附属机构的金融服务在美国服务贸易中的地位 | 第129-131页 |
·美国金融服务贸易的未来趋势与发展前景 | 第131-136页 |
·金融服务对新兴国家的渗透进一步加深 | 第131-132页 |
·流程创新成为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动力 | 第132-133页 |
·核心业务的离岸外包成为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 第133-136页 |
第6章 美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来源分析 | 第136-165页 |
·美国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要素分析 | 第136-146页 |
·人力资本和服务业的关系 | 第137-138页 |
·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的关系 | 第138-141页 |
·美国人力资本状况对服务贸易的影响 | 第141-146页 |
·美国R&D投入对服务贸易的影响 | 第146-154页 |
·美国R&D投入概况 | 第147-151页 |
·美国R&D投入是服务贸易重要的推进力量 | 第151-154页 |
·美国政府在服务贸易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 第154-165页 |
·对内注重服务贸易立法和管理体制的建设 | 第155-158页 |
·对外加强以“市场准入”为首要目标的贸易谈判 | 第158-160页 |
·政府为服务贸易制定前瞻性的发展计划 | 第160-162页 |
·加强服务贸易的统计、分析与研究工作 | 第162-165页 |
第7章 美国服务业FDI的内在动力与外部环境分析 | 第165-189页 |
·现阶段美国服务业FDI的发展态势 | 第166-168页 |
·美国服务业外向FDI和附属机构服务出口的协整分析 | 第168-172页 |
·所有权优势对美国服务业FDI的作用 | 第172-178页 |
·通过质量控制实现的所有权优势 | 第172-174页 |
·通过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实现的所有权优势 | 第174-176页 |
·通过技术和信息实现的所有权优势 | 第176-178页 |
·内部化优势对美国服务业FDI的作用 | 第178-182页 |
·内部化优势降低了服务供求方之间的交易成本 | 第178-180页 |
·通过市场内部化有效控制服务质量 | 第180-182页 |
·与东道国的要素投入相结合的区位优势 | 第182-189页 |
·和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相结合的区位优势 | 第183-185页 |
·和东道国的优惠条件相结合的区位优势 | 第185-189页 |
第8章 中美发展服务贸易的必要性和路径选择 | 第189-214页 |
·中美之间发展服务贸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第189-198页 |
·中美之间发展服务贸易的必要性 | 第190-194页 |
·中美之间发展服务贸易的可能性 | 第194-198页 |
·中美之间发展服务贸易的主要障碍 | 第198-202页 |
·当前国际分工和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对两国影响不同 | 第198-200页 |
·中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服务业水平的差异 | 第200-201页 |
·人力资本素质的差异是中美发展服务贸易的重要障碍 | 第201-202页 |
·美国发展服务贸易值得中国借鉴的技术创新路径 | 第202-206页 |
·从产业基础层面重视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 | 第203-204页 |
·加大R&D投入以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 第204-205页 |
·承接服务外包向产业链的高端提升 | 第205-206页 |
·美国发展服务贸易值得中国借鉴的制度创新路径 | 第206-214页 |
·服务贸易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定位 | 第207-208页 |
·服务贸易立法的完善和保障体系的健全 | 第208-209页 |
·对服务贸易实行开放式的保护 | 第209-211页 |
·健全和完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 | 第211-214页 |
结论 | 第214-216页 |
参考文献 | 第216-2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234-235页 |
后记 | 第235-237页 |
论文摘要 | 第237-240页 |
Abstract | 第240-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