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目录 | 第1-6页 |
图目录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2-20页 |
·选题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本文的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17-20页 |
·内容 | 第17页 |
·结构 | 第17-18页 |
·创新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证券登记结算风险 | 第20-30页 |
·证券登记结算风险 | 第20-22页 |
·登记结算风险范畴 | 第20页 |
·登记结算风险分类概述 | 第20-22页 |
·我国证券登记结算风险 | 第22-24页 |
·世界银行的评价 | 第22-23页 |
·我国证券登记结算风险综述 | 第23-24页 |
·我国证券结算流动性风险与帐户管理风险具体表现的详细分析 | 第24-30页 |
·流动性风险分析 | 第24-25页 |
·登记结算帐户管理风险分析 | 第25-27页 |
·闽发证券挪用保证金分析 | 第27-30页 |
第三章 证券登记结算模式及其国际比较 | 第30-41页 |
·证券登记结算模式的目标函数 | 第30-31页 |
·证券登记结算模式三大层次与标准 | 第31-34页 |
·模式三大层次划分 | 第31页 |
·模式国际标准 | 第31-32页 |
·模式标准实现程度评估 | 第32-34页 |
·部分国家与地区证券结算模式比较分析 | 第34-41页 |
·运行过程层次上比较 | 第35-36页 |
·运行组织机构层次上比较 | 第36-37页 |
·证券登记结算风险管理层次比较 | 第37-38页 |
·巴西和阿根廷证券登记结算模式优化分析 | 第38-41页 |
第四章 我国证券登记结算模式优化和控制风险机制 | 第41-48页 |
·我国证券登记结算模式优化 | 第41-43页 |
·我国的中央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与登记结算现状 | 第41-42页 |
·我国模式的结算风险控制管理层次水平 | 第42-43页 |
·我国证券登记结算模式风险控制机制 | 第43-48页 |
·本金风险控制机制 | 第43-45页 |
·重置成本风险控制机制 | 第45-46页 |
·流动性风险控制机制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长期安全高效登记结算模式的思考 | 第48-67页 |
·证券登记结算模式的成本与效率的分析 | 第48-57页 |
·成本分析 | 第48-53页 |
·效率分析 | 第53-57页 |
·成本效率安全的关联性 | 第57页 |
·高风险券商与保护投资者机制 | 第57-61页 |
·我国高风险券商对投资者造成的风险 | 第57-58页 |
·保护投资者机制 | 第58-60页 |
·征信体系在券商风险外部监控与预警机制的运用 | 第60-61页 |
·建立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匹配的证券登记结算新模式 | 第61-67页 |
·现行多层次市场登记结算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61-63页 |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状况 | 第63-64页 |
·场外交易市场登记结算模式的优化建议 | 第64-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后记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