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募基金的合规化发展及运营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8页 |
二、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第8-9页 |
三、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 | 第9页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9页 |
五、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9-11页 |
1 私募基金的基本问题 | 第11-22页 |
·私募基金的概念、种类和特点 | 第11-15页 |
·私募基金的概念 | 第11-12页 |
·私募基金的种类 | 第12-13页 |
·私募基金的特点 | 第13-15页 |
·私募基金的法律原理分析 | 第15-17页 |
·信托的基本问题 | 第16-17页 |
·私募基金与信托的关系 | 第17页 |
·私募基金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 第17-22页 |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比较 | 第17-19页 |
·私募基金与地下基金、非法集资的比较 | 第19-20页 |
·私募基金与委托理财、资金信托的比较 | 第20-22页 |
2 对我国私募基金进行相关立法的必要性 | 第22-34页 |
·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进程及现状 | 第22-27页 |
·我国私募基金产生的原因 | 第22-23页 |
·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进程 | 第23-24页 |
·我国私募基金的目前状况 | 第24-27页 |
·我国私募基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 第27-32页 |
·当前我国私募基金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31页 |
·我国私募基金当前问题的成因和制度约束 | 第31-32页 |
·对我国私募基金进行立法的必要性 | 第32-34页 |
·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 第32页 |
·完善的私募基金立法有利于我国基金业的发展 | 第32-33页 |
·私募基金立法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 | 第33-34页 |
3 境外私募基金的立法经验参考 | 第34-39页 |
·美国的发展情况和立法经验 | 第34-36页 |
·美国私募基金的管理体制 | 第34页 |
·美国私募基金的募集对象 | 第34-35页 |
·美国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 | 第35页 |
·美国私募基金的募集方式 | 第35页 |
·美国私募基金的利益分配方式 | 第35-36页 |
·美国私募基金立法的特点 | 第36页 |
·英国私募基金的立法经验参考 | 第36-37页 |
·日本私募基金的立法经验参考 | 第37-38页 |
·香港私募基金的立法经验参考 | 第38页 |
·中国台湾地区私募基金的立法经验参考 | 第38-39页 |
4 对我国私募基金立法的政策性建议 | 第39-51页 |
·我国目前与私募基金相关的法律制度 | 第39-41页 |
·《公司法》中关于私募基金的内容 | 第39页 |
·《证券法》中关于私募基金的内容 | 第39页 |
·《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关于私募基金的内容 | 第39-40页 |
·《合伙企业法》中关于私募基金的内容 | 第40页 |
·《信托法》中关于私募基金的内容 | 第40-41页 |
·我国私募基金立法的基本原则 | 第41-42页 |
·保护投资者利益 | 第41-42页 |
·维护基金市场的秩序 | 第42页 |
·保障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 第42页 |
·私募基金市场准入制度的立法设计 | 第42-45页 |
·私募基金组织设立的市场准入制度 | 第42-43页 |
·私募基金投资者的市场准入制度 | 第43页 |
·私募基金发起人和管理人的市场准入制度 | 第43-44页 |
·私募基金托管人的市场准入制度 | 第44-45页 |
·关于私募基金组织形式和募集方式的立法 | 第45-47页 |
·私募基金组织形式的立法设计 | 第45-46页 |
·私募基金募集方式的立法设计 | 第46-47页 |
·私募基金的风险管理及监管立法 | 第47-51页 |
·信息披露制度 | 第47-48页 |
·严禁私募证券基金保底收益 | 第48页 |
·杜绝违规资金的来源 | 第48-49页 |
·基金财产的独立性 | 第49页 |
·发行方式的限制 | 第49-50页 |
·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 | 第50-51页 |
5 我国私募基金的运营模式研究 | 第51-57页 |
·我国私募基金的运作机制探讨 | 第51-52页 |
·我国私募基金合法前提下的盈利模式建议 | 第52-54页 |
·价值投资:深入调研为长期价值投资提供依据 | 第52页 |
·波段操作:果断的择时与频繁进出进行波段操作 | 第52-53页 |
·多样套利:把握机会进行多样套利模式 | 第53-54页 |
·我国私募基金的收益分配模式研究 | 第54-57页 |
总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