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工材料论文--超导体、超导体材料论文

高温超导复合带材力学行为及变形对临界特性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9页
    1.1 高温超导材料概述第11-19页
        1.1.1 超导现象与高温超导材料的发展第11-16页
        1.1.2 高温超导材料特性第16-18页
        1.1.3 高温超导材料应用第18-19页
    1.2 高温超导材料力学相关的研究现状第19-27页
        1.2.1 高温超导材料多场性能与力学行为宏观研究第19-25页
        1.2.2 高温超导材料力学与临界特征的微观研究第25-27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YBCO超导复合带材热处理与变形过程中的力学分析第29-47页
    2.1 超导复合带材 3D/2D混合维度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第29-32页
        2.1.1 基本方程第29-31页
        2.1.2 有限元模型第31-32页
    2.2 超导复合带材热加工过程的有限元数值仿真第32-39页
        2.2.1 几何模型和参数设置第32-35页
        2.2.2 数值算例与结果讨论第35-39页
    2.3 超导复合带材简单变形下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第39-45页
        2.3.1 轴向变形下的带材力学分析与结果第40-43页
        2.3.2 弯曲变形下的带材力学分析与结果第43-45页
    2.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三章 YBCO超导复合带材层间剥离机制与力学分析第47-68页
    3.1 复合材料界面的内聚力模型第47-51页
        3.1.1 内聚力模型的概念第48-49页
        3.1.2 内聚力模型的本构关系第49-51页
    3.2 超导复合带材内聚力有限元数值模型第51-57页
        3.2.1 数值模型建立第51-54页
        3.2.2 模型参数与边界条件第54-57页
    3.3 超导带材层间剥离的力学分析与结果第57-66页
        3.3.1 模型验证及 3D/2D混合维度模型与纯 3D模型的比较第57-63页
        3.3.2 不同条件下的剥离力学过程与结果第63-66页
    3.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四章 Bi系高温超导带材力学变形对临界电流的退化与影响第68-93页
    4.1 不同变形模式下Bi系超导带材临界电流退化的实验研究第68-73页
        4.1.1 实验样品与实验测试装置搭建第68-70页
        4.1.2 实验测试过程第70-71页
        4.1.3 结果与讨论第71-73页
    4.2 超导带材轴向变形下的临界电流退化唯象理论模型第73-77页
        4.2.1 基于Weibull分布和超导芯丝损伤的唯象模型第73-74页
        4.2.2 模型应用与分析第74-76页
        4.2.3 结果与讨论第76-77页
    4.3 超导带材弯曲变形下的临界电流退化唯象模型第77-85页
        4.3.1 唯象模型建立第78-80页
        4.3.2 超导芯丝偏心分布情形下的电流退化与优化第80-81页
        4.3.3 结果与讨论第81-85页
    4.4 超导带材扭转变形下临界电流退化唯象模型第85-91页
        4.4.1 带材扭转变形下的应变描述第85-86页
        4.4.2 唯象模型建立第86-88页
        4.4.3 结果与讨论第88-91页
    4.5 模型的统一第91-92页
    4.6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五章 YBCO高温超导材料压力对临界温度影响的微观机制与数值仿真第93-105页
    5.1 静水压力下的自掺杂YBCO微观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第93-96页
        5.1.1 计算方法第94-95页
        5.1.2 结果与讨论第95-96页
    5.2 静水压力下的YBCO微观特征计算第96-100页
        5.2.1 键价和(BVS)第96-97页
        5.2.2 空穴浓度第97-98页
        5.2.3 结果与讨论第98-100页
    5.3 基于自掺杂效应的YBCO临界温度模型第100-103页
        5.3.1 静水压力下的临界温度修正模型(PICT)第101-102页
        5.3.2 模型应用与结果讨论第102-103页
    5.4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5-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7-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带有马尔科夫跳跃的奇异系统的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
下一篇: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偏序决策表知识获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