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概述 | 第9-16页 |
一、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概念与性质 | 第9-12页 |
(一) 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定义分析 | 第9-10页 |
(二) 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性质 | 第10-11页 |
(三) 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特征 | 第11-12页 |
二、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主体与内容 | 第12-16页 |
(一) 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主体 | 第12-13页 |
(二) 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内容 | 第13-16页 |
第二部分 民事诉讼处分权的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一、宪政理论 | 第16-17页 |
(一) 宪政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6-17页 |
(二) 宪政理论是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理论基础 | 第17页 |
二、程序正义理论 | 第17-20页 |
(一) 程序正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7-18页 |
(二) 程序正义理论是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三、程序主体性原则 | 第20-22页 |
(一) 程序主体性原则的基本内容 | 第20-21页 |
(二) 程序主体性原则是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第三部分 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比较研究 | 第22-30页 |
一、英美法系国家对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规定 | 第22-24页 |
(一) 美国对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规定 | 第22-23页 |
(二) 英国对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规定 | 第23-24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对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规定 | 第24-27页 |
(一) 德国对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规定 | 第24-25页 |
(二) 法国对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规定 | 第25-26页 |
(三) 日本对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规定 | 第26-27页 |
三、国外立法例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30页 |
(一) 宪法明文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 | 第27-28页 |
(二) 在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中呈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 第28页 |
(三) 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与法院审判权的融合 | 第28-30页 |
第四部分 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现实考量 | 第30-37页 |
一、我国对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立法现状 | 第30-32页 |
(一) 宪法中有关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保障性规定 | 第30页 |
(二) 民事诉讼法中有关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保障性规定 | 第30-31页 |
(三) 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保障性规定 | 第31-32页 |
二、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在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一) 在诉讼程序的启动上存在的问题 | 第32页 |
(二) 在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上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三) 在协议管辖上存在的问题 | 第33页 |
(四) 在撤诉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页 |
(五) 在审理对象的确定和诉讼资料的提出上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六) 在再审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页 |
(七) 在执行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第五部分 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完善思考 | 第37-45页 |
一、完善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应当进行理念更新 | 第37-38页 |
二、完善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法律思考 | 第38-45页 |
(一) 对于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的理解 | 第38-39页 |
(二) 对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完善的立法建议 | 第39-41页 |
(三) 对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限制的建议 | 第41-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