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

法国法上的“不可抗力”概念--兼及对我国法的启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2页
 (一) “不可抗力”制度定位第9-11页
 (二) “不可抗力”制度溯源第11-12页
二、法国法上“不可抗力”传统三要件的确立第12-16页
 (一) 传统“三要件论”的出现第12页
 (二) 传统“三要件论”的内容第12-16页
  1. 外在性(exteriorite)第12-13页
  2. 不可预见性(imprevisibilite)第13-14页
  3 、不可抗拒性(irresistibilite)第14-16页
三、传统三要件的松动与新理论的挑战第16-26页
 (一) 最高法院判例法上的变迁第16-20页
  1. “外在性”要件的边缘化第16页
  2. “不可预见性”要件的存废之争第16-19页
  3. “不可预见性”要件的判断方式之争第19-20页
 (二) 学界关于“不可抗力”判断标准的新理论第20-26页
  1. ANTHONMATTEI教授的“新三要件论”第20-22页
  2. MOURY教授的“单一要件论”第22-23页
  3. 其他相关标准的提出第23-26页
四、法国最高法院统一“不可抗力”概念的尝试第26-34页
 (一) 联合法庭2006年4月14日的两个判决第26-27页
  1. 自杀者家属诉巴黎大众运输公司(RATP)侵权案第26-27页
  2. 突发急病的承揽人违约责任案第27页
 (二) 关于此二判决的学者解读第27-31页
  1. 外在性要件的存废第27-28页
  2. 不可预见性要件的强制第28-30页
  3. 不可预见性要件与不可抗拒性要件的两者关系第30-31页
 (三) “不可抗力”概念争议的持续第31-34页
五、对我国法的启示第34-40页
 (一) 我国现行法上的不可抗力概述第34-35页
 (二) 事实类型列举立法模式的检讨第35-36页
 (三) 经由归责原则路径的探讨第36-40页
  1. 违约责任领域第36-37页
  2. 侵权责任领域第37-40页
六、结语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精神障碍患者民事行为能力宣告制度之重构
下一篇:域名不正当竞争中恶意认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