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侧管理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3页 |
·论文的选题意义 | 第6-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与分析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 | 第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 | 第10-12页 |
·论文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理论与方法 | 第13-24页 |
·需求侧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13-15页 |
·需求侧管理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需求侧管理的实施手段 | 第16-20页 |
·技术手段 | 第16-18页 |
·经济手段 | 第18-19页 |
·引导手段 | 第19页 |
·行政手段 | 第19-20页 |
·洛阳市需求侧管理实施状况分析 | 第20-24页 |
·洛阳市需求侧管理现状分析 | 第20-22页 |
·洛阳市需求侧管理实施现状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电力需求侧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32页 |
·需求侧管理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24-25页 |
·需求侧管理指标体系设计的出发点 | 第25页 |
·需求侧管理指标内涵及计算方法 | 第25-31页 |
·需求侧管理指标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综合评价模型 | 第32-43页 |
·DSM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2-39页 |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第32-34页 |
·方法特点 | 第34页 |
·DSM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4-39页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39-43页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39-41页 |
·指标隶属关系矩阵的确定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第43-51页 |
·DSM的综合评价 | 第43-46页 |
·发电侧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43页 |
·电网侧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43-44页 |
·用户侧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44页 |
·社会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44页 |
·定性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44-45页 |
·各准则层隶属度和综合隶属度的确定 | 第45-46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评价结果诊断 | 第47-5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