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绿地布局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一、引言 | 第8-14页 |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背景 | 第8页 |
| ·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 二、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三、理论归纳与总结 | 第16-44页 |
| ·绿地系统布局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 ·绿地系统 | 第16页 |
| ·绿地系统规划 | 第16-17页 |
| ·绿地系统布局 | 第17页 |
| ·绿地系统布局的理论依据 | 第17-23页 |
| ·系统论 | 第17-18页 |
| ·生态学理论 | 第18-22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 ·影响城镇绿地系统布局的因素 | 第23-31页 |
| ·自然因素 | 第23-26页 |
| ·社会因素 | 第26-30页 |
| ·江阳绿地系统发展优势分析 | 第30-31页 |
| ·绿地系统构成要素规划 | 第31-41页 |
| ·城镇绿地基质规划 | 第31-32页 |
| ·城镇绿地斑块规划 | 第32-36页 |
| ·城镇绿色廊道规划 | 第36-40页 |
| ·综合网络格局 | 第40-41页 |
| ·主要布局形式 | 第41-44页 |
| ·环楔状布局形式 | 第41-42页 |
| ·绿心环状布局形式 | 第42页 |
| ·点带网状布局形式 | 第42-43页 |
| ·混合式绿地布局 | 第43-44页 |
| 四、江阳区绿地系统布局分析 | 第44-51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44-45页 |
| ·城市园林绿地现状分析 | 第45-47页 |
| ·环境质量现状 | 第45页 |
| ·园林绿地概况 | 第45-46页 |
| ·城市规划概况 | 第46-47页 |
| ·布局结构分析 | 第47-48页 |
| ·一个绕城生态缓冲带 | 第47页 |
| ·三个生态保护区 | 第47页 |
| ·两条发展带 | 第47页 |
| ·两张水系网 | 第47-48页 |
| ·六条楔状绿地 | 第48页 |
| ·五个中心区 | 第48页 |
| ·多个公园 | 第48页 |
| ·多个绿点 | 第48页 |
| ·绿地系统布局评价 | 第48-51页 |
| ·大系统 | 第49页 |
| ·中系统 | 第49页 |
| ·小系统 | 第49-50页 |
| ·评价 | 第50-51页 |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1页 |
| ·建议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个人简历 | 第56-57页 |
| 导师简历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