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2页 |
论文一 中国北方群体中强直性脊柱炎的候选基因关联研究 | 第22-101页 |
第一部分 HLAⅢ类基因区的强直性脊柱炎关联研究 | 第22-74页 |
第一节 HLAⅢ基因区AS易感基因的定位研究 | 第22-45页 |
材料 | 第24-26页 |
方法 | 第26-31页 |
结果 | 第31-34页 |
分析 | 第34-40页 |
讨论 | 第40-43页 |
结论 | 第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第二节 HLAⅡ基因区精细定位AS的易感基因 | 第45-59页 |
材料 | 第46-47页 |
方法 | 第47-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57页 |
讨论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第三节 体外探讨-850T突变对TNFα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 | 第59-74页 |
材料 | 第60-62页 |
方法 | 第62-69页 |
结果 | 第69-71页 |
分析 | 第71-72页 |
讨论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网络候选基因法筛选AS的易感基因 | 第74-101页 |
材料 | 第75-76页 |
方法 | 第76-83页 |
结果 | 第83-97页 |
讨论 | 第97-99页 |
结论 | 第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论文二 DA2B的病因学研究 | 第101-127页 |
第一节 Tnni2R156X和Tnni2del175Kknock-in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表型分析 | 第103-127页 |
材料 | 第103-105页 |
方法 | 第105-11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12-122页 |
讨论 | 第122-124页 |
结论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7页 |
结论 | 第127-128页 |
附录一 英汉名词及对照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个人简历 | 第130-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