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7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土壤中的磷资源状况 | 第13-15页 |
·植酸 | 第15-16页 |
·磷营养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6-17页 |
·植物适应磷胁迫状态下的根系形态及生理反应 | 第17-20页 |
·植酸酶、来源、种类结构及生物学特性 | 第20-22页 |
·获得磷高效作物的方法及进展 | 第22-25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第二章 转 phyA2 植酸酶基因玉米纯合植株的获得 | 第27-37页 |
·转 PhyA2 植酸酶基因转基因玉米的获得 | 第27-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植物材料 | 第28页 |
·引物合成和核酸序列测序 | 第28页 |
·工具酶和生化试剂 | 第28页 |
·主要仪器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 第28-29页 |
·转基因玉米PCR 检测 | 第29-31页 |
·玉米种子植酸酶活性的测定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土壤磷含量测定 | 第32-33页 |
·筛选适于低磷土壤中生长繁殖的转基因玉米植株 | 第33页 |
·转基因植株PCR 鉴定 | 第33-34页 |
·植酸酶活性测定 | 第34-35页 |
·玉米种子PCR 鉴定结果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分子检测转基因植酸酶在玉米基因组的插入及表达情况 | 第37-49页 |
·材料 | 第37页 |
·植物材料 | 第37页 |
·试剂盒 | 第37页 |
·化学试剂 | 第37页 |
·引物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45页 |
·转基因植株Southern 分子杂交 | 第37-41页 |
·转基因植株RT-PCR 结果 | 第41-43页 |
·转基因玉米的Western-blot 检测 | 第43-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Southern-blot 结果 | 第45-46页 |
·RT-PCR 结果 | 第46-47页 |
·Western-blot 的结果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转基因玉米植株利用植酸作为磷源能力的研究 | 第49-58页 |
·材料 | 第49页 |
·植物材料 | 第49页 |
·化学试剂 | 第49页 |
·引物 | 第49页 |
·方法 | 第49-51页 |
·试剂准备 | 第49页 |
·玉米基因组提取及PCR 鉴定 | 第49-50页 |
·玉米水培实验 | 第50页 |
·玉米组织磷含量的测定 | 第50-51页 |
·玉米组织植酸酶活性的测定 | 第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7页 |
·鉴定转基因阳性植株 | 第51-52页 |
·玉米组织含磷量测定 | 第52-54页 |
·植酸酶活性测定 | 第54-56页 |
·玉米植株磷利用表型观察 | 第56-57页 |
·玉米植株生物量的测定 | 第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植酸酶在玉米植株根部定位 | 第58-63页 |
·材料 | 第58页 |
·植物材料 | 第58页 |
·化学试剂 | 第58页 |
·仪器设备 | 第58页 |
·方法 | 第58-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3-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