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鸭的消化生理学特征及仿生消化的生物学依据 | 第13-15页 |
·家禽饲料养分仿生消化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8页 |
·本研究的科学假设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北京鸭小肠液生物学特性及变异因素的研究 | 第21-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试验设计、动物及饲养管理 | 第21-22页 |
·北京鸭T 型套管的安装 | 第22-24页 |
·食糜采集方案 | 第24页 |
·分析指标及方法 | 第24页 |
·数据处理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5页 |
·日粮类型对鸭小肠液中消化酶活性、离子浓度和pH 值的影响 | 第24-25页 |
·储存条件对鸭小肠液中消化酶活性、pH 值的影响 | 第25页 |
·讨论 | 第25-28页 |
·日粮类型与鸭小肠液组成的关系 | 第25-26页 |
·鸭小肠液适宜储存条件的探讨 | 第26-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用仿生消化仪测定鸭饲料干物质消化率及有效能值的适宜消化时间和精度的研究 | 第29-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试验日粮及饲料原料 | 第29页 |
·试验设计 | 第29-30页 |
·胃模拟消化期操作过程 | 第30页 |
·小肠模拟消化期操作过程 | 第30-31页 |
·测定指标 | 第31-32页 |
·数据分析 | 第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仿生消化中胃模拟消化期的适宜消化时间 | 第32-33页 |
·仿生消化中小肠模拟消化期的适宜消化时间 | 第33-34页 |
·鸭仿生消化全程测值的重复性检验 | 第34页 |
·讨论 | 第34-36页 |
·胃蛋白酶—人工鸭小肠液消化饲料样品的适宜消化时间 | 第35-36页 |
·仿生消化的测试精度 | 第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棉粕仿生法消化能值估测鸭真代谢能值的可行性研究 | 第37-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试验动物及管理 | 第37页 |
·试验设计及棉粕日粮 | 第37页 |
·棉粕鸭代谢能测定方案 | 第37-40页 |
·棉粕仿生法消化能测定方案 | 第40页 |
·测定指标 | 第40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棉粕仿生法消化能与生物学法真代谢能的比较 | 第40-41页 |
·棉粕样品仿生法消化能值与生物学法真代谢能值测定精度的比较 | 第41-44页 |
·两种方法对棉粕样品代谢能值的分辨率 | 第44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仿生法棉粕消化能值与生物学法真代谢能值的比较 | 第44-46页 |
·仿生消化能值与生物学法真代谢能值测定精度的比较 | 第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7页 |
·有待深入的研究领域 | 第47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